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促进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且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在本质上属于一种开放性系统。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反作用于生产力的逻辑链条中,高水平对外开放既涉及新质生产力诸构成要素,也涉及制度变革、体制改革和机制调整等新型生产关系的适应性调整,因而是提升新质生产力内在动能的前提和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既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也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近年来,我国各地高度重视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引导开放资源向重点区域集聚,依托自身功能定位和比较优势,积极探索,各展所长,初步形成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集聚扩散效应,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了物质基础,创造了相对适宜的制度条件。但是,面对贸易战、科技战、金融战的围追堵截,我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受到了严峻挑战。同时,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和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过程中,制度型开放体制存在诸多梗阻问题,利用外资、对外投资和国际贸易的相关领域缺乏扩大对外开放的立法支撑,各类开放功能区在资源、信息、人才、平台等创新要素方面缺乏共享机制引领,高水平对外开放对原创性、前瞻性、颠覆性创新的引领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以开放为动力的创新区域集群和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缓慢。对此,应当树立协同观念,在深化改革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促进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
倡导开放资源共享,形成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有机活力。重视发挥国家级新区、经开区、高新区、自贸区以及国家自创区、双创示范基地等开放功能区的独特作用,按照各自的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进行科学定位,确定新质生产力要素中创新资源开放需求的类型、结构和规模,根据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制定开放引领发展的基本策略和具体政策。一是要统筹推进各类开放平台建设。发挥平台网络体系联动发展作用。借助引进大项目与好项目,提升开放平台能级,形成开放新高地,进一步增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动力活力。二是要明确人才引进策略。在国家层面按照创新要素向重点区域积聚的原则,出台全方位、系统性的人才政策等。三是要注重外引内联与多元联系。集聚新质生产力的开放先进地区要带动周边地区共同拓展产业链与创新链,通过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并重方式形成区域共同体,特别是要把招才引智置于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位置,用活自贸区、开发区等开放型经济引领功能,强化各类创新型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在国际合作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
重视开放优势互补,形成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体系。突出科技、产业与市场的紧密结合,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创造新供给、提供新服务,又要重视培育新消费、满足新需求。一是要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来统筹安全与发展。不断扩大制度型开放,以制度创新深度接轨全球发展,不断完善自身规则与制度体系,积聚全球更高质量的资源要素,充分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与合作,形成更强大的新质生产力,不断提升国际吸引力、影响力与带动力,真正让创新成为引领开放发展的第一动力。二是要创新设置新规则、新标准。在继续推动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的过程中,更加注重规则等制度型开放,推进投资贸易管理制度、工商制度变革,全面推行国民待遇原则+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建设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三是要加强与国际高标准规则的交流互动。进一步完善外向接轨的市场体制建设,更好地融入全球市场体系。
厚植开放引领创新,形成以新质生产力为主体动能的产业集群。注重发挥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经开区、高新区、自贸区的创新资源优势,推动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服务贸易和投资机制建设。一是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探索形成具有地域特点的国际合作综合创新体系。二是加快引进一批拥有国际科技合作网络和自主研发体系的国际机构,培育一批熟悉科技政策和行业发展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一支既懂技术和专业,又懂管理和市场的技术经理人队伍。三是支持释放开放功能的区域联合行动和知识产权服务国际化、市场化、社会化和专业化发展,鼓励各开放功能区之间的联动、协同与共享,培育若干与国际接轨的专业化知识产权管理和运营机构。四是各类开放功能区要重视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建立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金,鼓励区域内有实力和优势的创新型企业和机构向其他开放功能区输出先进技术和产业模式,实现互利共赢。五是发挥国家级新区、自贸区等开放平台的优势,搭建市场化的国际合作平台,谋划建立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互动合作的跨境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推动我国“走出去”企业在资本、技术转移、市场拓展、项目开发等领域的全方位国际合作。(作者系第十二、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