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附加值加工贸易发展空间广阔

发布日期:2024-01-09 12:42:25来源:中国贸易报作者:叶青
近年来,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加工贸易规模和占比也有所下降,但这并不意味着加工贸易作用减小了,加工贸易目前仍是拉动中西部、东北地区外贸增长的主要动力,对稳外贸稳外资、稳住产业链供应链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贵州航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加工贸易生产企业,主要生产涡轮喷气发动机用锻件等商品。得益于政策优势及海关帮助,该公司2023年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货物货值达7300多万美元。该公司工作人员说,“在加工贸易方式下,生产料件都可以享受保税政策,为我们节省了约3000多万元的成本。”

加工贸易是我国开放型经济和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务部等10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商务部外贸司负责人说,近年来,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加工贸易规模和占比也有所下降,但这并不意味着加工贸易作用减小了,加工贸易目前仍是拉动中西部、东北地区外贸增长的主要动力,对稳外贸稳外资、稳住产业链供应链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国加工贸易在外贸的占比从最高时的超过50%,下降到了20%以下。2023年前11个月,加工贸易进出口6.97万亿元,下降9.7%,占18.4%。

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表示,加工贸易在我国外贸中的占比曾经高达65%,近年来,中国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鼓励自主创新、拥有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现在一般贸易占比上升到了60%多,而加工贸易的比重大幅下降。这也说明中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技术含量也在不断增加。

“随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持续优化调整以及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规模及占比均有所下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刘向东表示,这既反映出区域和全球产业梯度转移的规律性演变,也反映出国内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带来的结构性变化,应科学客观认识这种变化。同时也应看到,有些加工贸易企业通过转型升级为一般贸易的主体,同时高附加值的加工贸易仍具有竞争优势,加快推动加工贸易高端化发展,包括转向以中间品贸易为主的新型加工贸易业态。

“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将对稳定贸易规模和优化贸易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刘向东说,一方面,加快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培育加工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挖掘高附加值产品加工贸易、保税维修业务等外贸新动能;另一方面,引导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将更多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促进内外贸一体化,维持区域产供链的安全稳定。

张建平认为,加工贸易的发展,对我国继续深度参与全球供应链价值链的协作,引进关键技术和设备,继续与跨国公司加强交流和协作,通过干中学获得技术外溢效应具有促进作用。高附加值加工贸易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对稳就业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意见》从6个方面提出12项措施。其中,在鼓励开展高附加值产品加工贸易方面,支持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工贸易发展成为首要任务。刘向东表示,随着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的上升,我国在低端制造领域的比较优势减弱,而要规避全球原料和需求两端的波动影响,仍需要加快提升可贸易产品的竞争力,即提高附加值产品的性价比。要维持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并逐步向中高端迈进,需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提升可贸易制成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在新的形势下培育国际竞争合作的新优势。

“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必须要与中国贸易强国建设、经济高质量发展、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相契合,未来,附加值比较高的加工贸易在中国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一般的加工贸易已经开始向‘一带一路’伙伴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转移。”张建平说。

《意见》也重视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提出持续引导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转移。刘向东说,在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得到高度重视的背景下,持续引导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转移,将能有效拉动中西部、东北地区外贸增长,稳住区域产业链供应链,提高对外贸易的发展水平。

“我国发展加工贸易机遇和挑战并存。”刘向东认为,机遇是我国已形成相当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承接高附加值的加工贸易具有比较优势,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引发加工贸易领域的降本增效。挑战是低成本驱动的加工贸易将受到供需两端的“双向挤压”,许多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资本密集型产业纷纷向更低成本的地区转移,需求端的压力来源于美西方等传统市场需求出现萎缩。

未来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在张建平看来,一定要充分发挥中国工程师红利,在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与其他国家形成更好的协作配合关系,发展更多高附加值加工贸易。

刘向东建议,一是要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支持外贸企业加强研发和技术改造,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加工贸易所占比重。二是拓展保税维修等加工贸易新业态。依托综合保税区和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优势,加快发展保税维修业务加工贸易,包括开展“两头在外”保税维修试点项目,培育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加工贸易承接转移示范地、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等载体。三是用足用好支持加工贸易的政策措施。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