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出海提速但挑战仍存

发布日期:2023-12-27 13:14:32来源:中国贸易报作者:张伟伦
中国汽车出口今年以来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

中国汽车出口今年以来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整理的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11月,与上月相比,汽车商品进出口额均微增;与上年同期相比,汽车商品进口额微增、出口额较快增长。今年11月,汽车商品进出口额环比增长1.4%,同比增长13.5%。其中进口额环比增长1.6%,同比增长2.1%;出口额环比增长1.3%,同比增长18.6%。今年1至11月,全国汽车商品累计进出口额同比增长14.7%。其中进口额同比下降14.3%;出口额同比增长31.1%。

对此,相关业内人士也给出乐观评价。“我国汽车今年全年出口量成为世界第一已成定局。”中国贸促会汽车行业分会会长、中国国际商会汽车行业商会会长王侠表示。

中汽协预计,今年我国汽车出口量预计可达450万辆,将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量持续走高,增速高于大盘。

记者注意到,今年8月25日,工信部等七部门印发的《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提出2023年力争实现全年汽车销量 2700 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 3%。并强调要推动汽车出口提质增效,鼓励汽车企业加快研发和生产面向国际市场的汽车产品,建立和完善国际营销服务体系,加强与航运企业、国内外金融机构合作,巩固扩大重点国家和地区市场汽车出口,加大“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新兴市场开拓力度,培育汽车出口优势。

标普全球汽车整车战略与价格团队(以下简称标普)在日前发布的《中国汽车出海热潮中的机遇与挑战》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预计,2023年全球乘用车市场将从2022年供应链、通货膨胀、俄乌冲突和能源危机的影响中走出,呈缓慢增长。2023至2030年间,预计全球乘用车市场复合增长率为2.1%。其中,中国市场乘用车销量年增长率将放缓,与全球乘用车销量表现持平。

标普的《报告》也指出,乘用车的电动化与智能化成为中国汽车海外扩张与转型的重要机会点,并呈现出从“发展中”到“发达”地区、从“内燃机”到“新能源”车型、从“出口”到“本土化”、从“追随者”到“开创者”等一系列特点。

此外,标普对2026至2032年间欧洲五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中国品牌销量的预期显示,名爵(MG)和比亚迪未来销量将会持续上扬。这两大品牌均属于主流定位,比亚迪具有成本优势,未来有本土建厂计划,而且MG在欧洲有着较高的品牌认可度。

实际上,在自主品牌开始进入海外市场的同时,海外整车厂也在制定从中国进口的战略,特斯拉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背后原因之一则是中国市场在成本控制方面较为优异。去年,特斯拉从中国超级工厂向欧洲市场出口约15.3万辆新车。根据《报告》,海外整车厂在2022年从中国出口到欧洲市场的车辆约为20万辆,预计到2025年这一数据将达到50万辆,不过到2030年这一出口量将回落到28万辆左右。

尽管如此,中国汽车出海也面临重重挑战。标普在《报告》中指出,当前欧盟的监管给中国汽车出海带来不小的挑战。欧盟委员会提议对现有排放交易系统(ETS)进行修订,作为欧盟“Fit for 55”气候一揽子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一个主要变化是通过采用碳边界调整机制(CBAM)来解决潜在的碳泄漏问题。出台该法规的目的是实现欧盟的气候目标,同时降低欧洲外部生产的风险。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