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效率 降成本 促发展——2023年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成效明显
“8.2吨的药品从飞机落地到运进企业,总共只用了4小时。相较于原先从其他机场进口,整整提速1天以上,这让我们感受到了家门口通关的便利。”近日,无锡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供应链总监王园很是感叹。
据悉,受益于“提前申报+机坪直提”快速通关模式,公司自美国进口的糖尿病药物半成品“安达唐”,飞抵苏南硕放国际机场后,在机坪旁的温控区域即可完成理货,经南京海关所属无锡海关快速审单放行,第一时间从机坪直接装车运往企业。
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对于实现外贸促稳提质目标意义重大。今年4月,海关总署牵头召开2023年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部署会,在12个省份17个城市集中开展为期5个月的专项行动。
开展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是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全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口岸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在去年专项行动基础上,今年的专项行动将参与城市扩容至大连、石家庄、南京、东莞、海口等17个重点口岸城市,海关总署等六部门围绕进一步打造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示范高地联合推出5方面19项改革创新举措。
眼下,进程已过大半,在日前举行的海关总署例行记者通报会上,海关总署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党晓红表示,各有关省市政府、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及15个直属海关等单位高度重视,结合实际出台各具特色的配套措施。“目前,专项行动已经取得明显的阶段性工作成效。”
具体来看,这些成效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进一步深化“智慧口岸”建设,推动口岸数字化转型;二是进一步支持外贸产业升级,推进新业态健康持续发展;三是进一步提升跨境通关物流链安全畅通水平,助推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四是进一步清理规范进出口环节合规费用,为企业减负增效;五是进一步多措并举,提升广大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拓展“单一窗口”服务功能、积极探索空港口岸进口货物机坪“直提”模式、推进智慧化一站式口岸监管服务应用试点……在今年的专项行动中,以“智”提质,高标准推进“智慧口岸”建设成为一大亮点。
江苏省商务厅副厅长姜昕表示,作为外贸大省,江苏省围绕优化通关流程、推动智慧口岸建设和数字化转型等重点工作,在全省开展的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前7个月,全省口岸外贸吞吐量3.49亿吨,同比增长12.86%;外贸集装箱总量为651.31万标箱,同比增长8.77%。
支持外贸产业升级、加快贸易新业态发展有利于激发外贸主体活力,促进外贸稳规模优结构。
黄岛口岸是山东省最大的海关监管作业现场,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黄岛海关在原有“云港通”智慧查验平台的基础上,优化平台查验排序规则,实现重点保障鲜活易腐农产品及高级认证企业货物、出口赶船货物优先查验。自系统优化以来,农产品平均查验时间缩短31%,即使在非工作日或是下班时间,都能实现随时网上预约,进出口企业获得感进一步提升。
通过试点“保税+ERP”监管改革、优化跨境电商等监管模式,海关监管效率大幅提高,进出口产品数量、货值大幅增长。今年1至7月,天津跨境电商B2B出口货值达441.3亿元,同比增长15.1%;宁波首创跨境电商出口前置仓监管模式,跨境电商特殊区域出口货值11.42亿元。北京、石家庄等地海关大力推行海外仓审核业务网上办理,保障跨境电商出口商品“出得去”“退得回”,让企业“出海”之路走得更稳更远。
在外贸活动中,有效控制成本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手段。作为全球第四大集装箱港口,深圳港有着丰富远洋船舶航线资源,但也存在港口腹地和周边配套不足等问题,为此深圳海关与大湾区各直属海关开展协同监管,拓展“大湾区组合港”辐射范围,目前已累计开辟航线35条,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全覆盖。
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副主任刘红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一港通”模式通关流程精简,整体物流成本显著降低。货物在各码头间直接通过水路调拨,全程只需要“一次报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可实现24小时运输不停歇。今年前7个月,合计已有27万标箱货物通过相关模式运输,享惠企业超过6000家,为企业节省物流等相关成本超过1.6亿元。
党晓红表示,今年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措施,持续推动清理规范口岸收费。“通过共同努力,我们巩固了为企业减负增效成果,提升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努力,让企业有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