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市场持续打造CSR样板项目

发布日期:2023-04-14 13:42:22来源:中国贸易报作者:张凡
多年来,美国化学公司科慕公司持续在中国市场开展CSR活动,持续打造样板项目,不断夯实深耕中国市场的基础。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明白,要在中国市场更好发展,不仅需要紧抓中国不断对外开放的机遇,扩大或新增投资项目,也要积极展开CSR(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塑造良好的形象,从而更加适应不断发展的中国市场和社会。多年来,美国化学公司科慕公司持续在中国市场开展CSR活动,持续打造样板项目,不断夯实深耕中国市场的基础。

“中国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市场。目前,我们在中国拥有4家工厂、3个办公场所和两座研发中心,形成了一个集研发、生产、市场、销售、客户支持、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全流程产业链。我们将加强跟中国本土合作伙伴和客户的联结,更好地服务于客户需求。”科慕公司中国区总经理薄蕾介绍说,科慕公司在发展历程中积累了深厚的化学品研发生产经验,尤其在钛白科技、热管理与特种解决方案和高性能材料等领域拥有多项行业首创技术。目前,科慕公司的工业化学品和特殊化学品广泛应用于涂料、塑料、制冷与空调、运输、半导体、消费电子、一般工业、采矿和油气等众多领域,“以化学的力量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是科慕的核心理念和愿景。”

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愿景,科慕在2022年推出了Courageous ChemistryTM(科慕,勇于创新。化学,改变未来。)的品牌宣言。科慕希望借助企业平台、行业资源、商业经验和全球化视角,打造出既能解决社会问题,又能创造经济价值的企业社会责任项目,并通过系统化的实践,打造长期、有利于商业向善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CSR体系。

“随着商业社会的发展,企业也拥有了越来越强的社会属性,从一个在经济体系中单纯的‘盈利者’,正转变为社会语境下参与社会治理的‘主体’角色。企业拥有的商业资源和更多元的视角,让其能够深入了解社会的所需所急,以自身优势为社会各界谋求福祉。企业社会责任与业务发展是相互交融、相辅相成的。CSR的深入开展能够更好地规范行业标准,并构建一个更加健康可持续的产业生态,从而积极带动企业的业务增长。”薄蕾把处理好CSR和业务的方式归纳为三个关键词:敏锐洞察——找到业务与社会痛点的连接点;精确链接——通过企业专长技术与能力,对口改善、提高相应群体的社会福祉;影响拓展——通过企业平台/业务拓展找到更多合作伙伴,共同承担CSR责任,开展CSR活动。

薄蕾介绍说,多年来科慕聚焦人才培养、绿色发展和产品升级三大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特别是在人才培养与科学教育领域,科慕不仅为公司员工提供完整的人才培养机制,实现共同成长,还持续开展各类优质教育和人才赋能行动,发掘和培养下一代化学家,为社会创造更多有意义的改变。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助力青少年STEM教育(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育)。到2030年,科慕将在全球投入5000万美元以推进科普教育和改善当地社区环境。在中国,科慕从2017年开始,已连续六年发起并主办了“科慕·科学奇想营”(Magical Science Camp,MSC)青少年STEM教育活动,累计投入超1200个小时以支持活动的开展。该课程面向全国9至13岁的学生开放,已从2017年的400名学生的线下活动发展到2022年的近800名学生参与。在过去6年中,全国累计有超过3300名青少年参加“科慕·科学奇想营”。该项目通过整合化学行业的专业科学家作为科普导师、为学生提供教学所需材料和资金支持,并与科技馆、直播平台等组织机构合作,持续助力中国素质教育的未来发展,引导青少年产生科学兴趣,并通过互动实验,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让他们沉浸式地学习科学知识。

二是深化校企合作。科慕在2018年成立了“化学成就未来”奖学金项目,发现全球范围内攻读化学相关领域的高潜力学生,鼓励其在化学领域进行深造,并为他们提供资金、资源、技术等多维支持。目前,科慕已先后与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合作,累计为近百名学生提供奖学金。

三是荣获最佳雇主。自从2021年加入“卓越职场”评选以来,科慕连续两次登上“大中华区最佳职场” (Best WorkplacesTM in Greater China)榜单。在今年的榜单调研中,有90%的员工认为科慕是一个理想的工作场所。此外,科慕也很注重女性在职场中的长期发展和女性领导力培养,并以全球所有职位的性别平等为愿景,提出到2030年将实现董事级别及以上职位的50%由女性担任、全球35%的职位由女性担任的目标。

谈及未来在华如何开展CSR活动时,薄蕾表示,科慕将积极响应国家加强科学技术普及的号召,在今年继续举办“科慕·科学奇想营”,不断扩大“化学成就未来”奖学金的覆盖范围和影响力,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支持中国化学和科创领域的人才培养与发展,推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此外,科慕还将持续响应中国对碳中和进程的号召,关注企业的低碳减排和可持续发展,与合作方、客户、社区伙伴一同保持对该领域的关注,共同打造一个更加绿色、高质量和可持续的行业生态。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