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中国与马来西亚数字经济合作成果丰硕
日前,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马来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东盟国家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马来西亚蓝皮书《马来西亚发展报告(2022)》指出,在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浪潮中,数字经济已然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马数字经济合作可谓正当其时。
近年来,在两国政府的努力下,中马在电子商务、数字基建、数字研发等领域的数字经济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彰显出双方强劲的合作动力。中马两国的合作动力主要源于中方推广“数字丝绸之路”与马方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需求。虽然双方数字经济合作的势头强劲,但马来西亚国内数字平台的不健全、数据本土化政策的阻碍、中小企业参与度仍有待提升、数字人力资源的“半成熟”状态以及来自其他合作伙伴的竞争等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双方数字经济合作的纵深推进。虽然两国的合作面临诸多挑战,但如果妥善处理相关问题,中马数字经济合作的前景依然广阔。未来,中马在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绿色化、数字抗疫、网络安全等领域的合作将大有作为。
报告还披露,2021年,在疫情冲击逐步得到缓解的大背景下,马来西亚经济呈现复苏趋势。年初经济有所提振,第二季度实现强势反弹,前6个月实现经济增长7.1%,但第三季度受到严格的疫情管控措施等负面因素的拖累,经济收缩4.5%,第四季度再度回暖,扭转了下行趋势,最终全年实现增长3.1%。居民收入和消费在纾困政策助力和管控政策放松的共同作用下,推动了市场需求增长,经济发展得以重启。各行业均实现不同程度的正向增长,尤以制造业反弹最为迅猛;外部需求表现较为强劲,推动进出口显著增长,其中受益于电子产品、精炼石油、棕榈油及化学产品出口的强劲增长,出口增长26%至1.2万亿林吉特,创史上新高;私人消费和投资明显回暖,政府持续投入以保障民生,但企业投资不振;货币政策持续保持宽松,通货膨胀较为缓和;经常账户保持盈余,外债风险可控。随着疫苗接种率提升,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政府对人员流动的限制渐宽,劳动力市场逐步复苏。国内消费和外部需求预期在2022年继续回暖,尽管疫情及国际局势的扰动因素仍在,但基本经济预期较为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