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 欧洲缘何倾心中国“取暖神器”?
近来,中国生产的电热毯、电暖器、暖手袋、空气源热泵等各种取暖设备需求大增,产品远销欧洲,成为欧洲消费者的过冬“神器”。
这些“取暖神器”海外需求的火爆,从主观上看,因受欧洲能源危机等影响,欧洲等国天然气价格上涨和供应短缺进一步推动了欧洲市场需求的飙升;从客观上看,这并非偶然,也源自中国制造在不断创新中厚积薄发的实力积累。
加足马力满足欧洲订单需求,充分展现了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完备和稳定。按照国民经济统计分类,中国制造业有31个大类、179个中类和609个小类,是全球产业门类最齐全、产业体系最完整的国家。浙江省慈溪市作为中国取暖器生产基地之一,出口量占全国三成,且产业集群发展的协同优势凸显:在当地生产一台取暖器,无论是开关还是暖气片,都可以在当地找到货源。与此同时,企业产业链韧性亦不断显现:承接大量突如其来的海外订单,相关企业加班加点赶制订单,确保产品能够及时发货。
海外需求的爆发式增长也离不开中国制造的成功“出圈”。在最新发布的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中,中国工业领域企业有73家入围,比2012年增加28家。产业创新是许多制造类企业以量的积累实现质的飞跃的制胜“法宝”。“出圈”海外的“取暖神器”,不仅在功能上更加齐全,兼具语音、定时、防霜冻等功能,有的还可以进行无线连接操作;在安全性细节的设计上更加周到,能确保相关产品在快速升温的同时保障塑料等配件的安全稳定。此外,不少企业近年来不断在数字化、自动化制造技术方面加大投入,在提高自身生产效率的同时也推动着中国制造持续转型升级,赢得国际市场的认可。
“取暖神器”能如期到达欧洲消费者手中,“一带一路”上飞驰的“钢铁驼队”发挥的作用亦至关重要。作为与西亚及欧洲各国贸易及物资运输的重要渠道,中欧班列因其实行分段运输,不涉及人员检疫的独特优势,成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保障中欧贸易往来的重要物流通道。在“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从这里发出的各类取暖产品搭载“义新欧”班列,与其他商品一起陆续抵达欧洲国家。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中国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要让更多类似“取暖神器”的中国制造产品走俏海外,需要更多中国企业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水平上久久为功,着力破解制造业部分关键核心“卡脖子”的技术难关,加速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