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总理朔尔茨将开启任内首次访华之旅 但背景有些特殊
德国总理即将访华的消息得到了中方的证实。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8日宣布:应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邀请,德国联邦总理朔尔茨将于11月4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别的且不说,此次朔尔茨访华的背景,着实有些特别。
特别的“第一次”
综合中新社、上观新闻、新华社报道,首先创造了多个“首次”,此访不仅是朔尔茨任内首次对中国的正式访问,也是中共二十大召开后西方国家领导人的对华首访。
其次,一段时间以来,西方国家一直在炒作一种观点——“对华脱钩”,德国内部也时不时发出一些鼓励与中国“脱钩”的论调。比如,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就在不久前表示,德国对中国的“天真已经结束”,德国经济部正在制定新的对华贸易政策,包括加强投资审查等措施,以降低对中国市场及产品的“依赖性”。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该提案因德国企业的反对而被搁置。比如,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主席卡尔·霍伊斯根就表示反对与中国“脱钩”。霍伊斯根认为,中国是机械制造企业不可或缺的市场,但也是一个越来越强大的竞争对手。德国总理朔尔茨更直接表示:“‘脱钩’是完全错误的道路,当务之急,不是‘脱钩’,而是政治与经济的多样化。”“我们必须和许多国家进行贸易,包括中国,也包括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新兴国家。”他说。
此次访华,正是发生在这样的论调之下。而且,就在不久前,中国中远海运收购德国汉堡港“福地”(Tollerort)集装箱码头股权一事在德国受到极大的关注。26日,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发布声明,对中资入股一事开放绿灯。作为妥协方案,中远集团获准持有汉堡港“福地”集装箱码头24.9%的股份,而非此前计划的35%。
这项曾被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大力推动的中德合作项目出现变化的原因在于现任红绿灯政府内部的分歧。不过,德国总理府选择站在德国企业界一边,有意推动收购案完成。
可以说,对于中国,在德国国内充斥着多种声音甚至存在对立立场。
中德关系备受关注
不仅如此,朔尔茨被认为打破了前任德国总理默克尔创下的外交惯例,将亚洲受访放在了日本,不免引发一些外界对中德关系的担忧。
并且,经过梳理发现,一段时间以来,中德领导人之间的直接沟通并不算频繁。2021年12月2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刚刚就任德国总理的朔尔茨通电话;
2022年年3月8日,习近平在北京同法德领导人举行视频峰会。此次视频峰会也是在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的一次“面对面”接触;
5月9日,习近平与朔尔茨举行了视频会晤。习近平指出,当前形势下,中德尤其需要保持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发挥好中德关系稳定性、建设性、引领性作用,这不仅有利于两国人民,也将为世界和平安宁作出重要贡献;
2022年是中德建交50周年,10月11日,习近平同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互致贺电,庆祝两国建交50周年。
虽然有以上种种,但是数字不会骗人。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日前在回答相关问题时表示,中国和德国互为重要的贸易和投资伙伴。建交50年来,在中德领导人共同引领下,两国坚持开放交流,共谋发展,以互利共赢为原则,不断深化经贸合作,取得丰硕成果,给两国企业和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当前,中德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今年1-8月中德贸易额达1550亿美元,继续保持增长;截至目前,双向投资存量超过550亿美元。中德之间紧密的经济联系是全球化发展和市场规律作用的结果,这种经济的优势互补有利于两国企业和人民,双方都从务实合作中获益良多。
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为与包括德国在内的各国扩大经贸合作创造更好条件。希望德方在对华经贸政策上秉持理性务实立场,更多倾听业界呼声,维护好两国企业合作利益,避免人为设置障碍和壁垒。中方愿与德方一道,共同推动两国经贸关系互惠互利、行稳致远,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
另外,中国还对朔尔茨反对“脱钩”的观点给予积极评价。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中方也支持全球化,反对“脱钩”。在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低迷背景下,坚持开放合作,增强经贸联系,不仅有利于中欧双方,也有利于世界经济复苏。
中德向好,也符合民心所向。国际舆论研究机构Bilendi&Respondi进行的一项有代表性的民意调查显示,大多数德国人认为,中德之间的良好关系符合双方利益。特别是,71%的德国人认为,尽管目前地缘政治紧张,但中德之间的经济、科学和技术合作应当继续。61%的受访者认为,尽管两国政治制度不同,但双边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是可能的。
国际局势如此之复杂,外界对中德关系有着如此多的猜测,中德领导人的此次正式会晤将如何引领两国关系,恐怕是朔尔茨此访最大的亮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