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研发力度 提升制造业综合实力

发布日期:2022-07-28 10:41:04来源:中国贸易报作者:周东洋
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相关专家指出,我国制造业产业链主要集中在下游的加工组装环节和中低端制造领域,在上游的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核心技术设备、主要软件等方面还缺乏关键核心技术。同时,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现在明显增多,技术壁垒和供应链阻滞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形成双重压力。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产业链更加完整,实现量的稳步增长和质的显著提升,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多位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通过不断开放与创新,我国制造业积累了技术能力,形成了自己的产业链优势,综合实力、创新力和竞争力迈上新台阶,但是也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短板问题,未来,要加大研发力度和自主创新,完善产业链供应链的体系建设,培育我国制造业对外竞争的新优势。

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

“十年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6.98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1.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从22.5%提高到近30%,规模优势不断巩固,持续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工信部规划司司长王伟近日在工信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去年,我国制造业增长了9.8%,高于GDP增速1.7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制造业增长了2.8%,高于GDP 0.3个百分点。制造业增长和比重的回升为稳住宏观经济大盘发挥了关键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告诉记者,制造业是实体经济中最重要和最突出的部分,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起到最核心、中流砥柱的作用。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产业分布比较广泛,虽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但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保持稳定,制造大国地位仍稳固不变。

十年来,我国技术密集型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分别由2012年的7.4万亿元、3.8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2.8万亿元、6.3万亿元,制造业中间品贸易在全球的占比达到20%左右,入围世界品牌500强的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品牌数量从过去的10个增加到24个,产品竞争力显著增强。从创新成果看,规上工业企业新产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重从2012年的11.9%提高到2021年的22.4%,大国重器亮点纷呈,“蛟龙”潜海、双龙探极、C919试飞、“嫦娥”揽月、“北斗”组网、“九章”问世,一大批重大标志性创新成果引领中国制造业不断攀上新的高度。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表示,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持续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凭借持续高强度投入、优质的创新资源要素、丰富的创新应用场景,在创新应用领域竞争能力持续增强,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十年来,我国制造业向智能、绿色、服务方向升级取得了显著成效,王伟表示,在数字化方面,2021年,我国重点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55.3%和74.7%,较2012年分别提高30.7个和25.9个百分点。绿色化方面,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十二五”“十三五”分别下降28%和16%,2021年又进一步下降5.6%。服务型制造蓬勃发展,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制造业企业服务环节增值占比持续提高。

培育制造业对外竞争新优势

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相关专家指出,我国制造业产业链主要集中在下游的加工组装环节和中低端制造领域,在上游的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核心技术设备、主要软件等方面还缺乏关键核心技术。同时,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现在明显增多,技术壁垒和供应链阻滞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形成双重压力。

“我国制造业大规模应用能力和商业化变现能力很强,但原始创新能力比较弱,部分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领域受制于人。”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研究员朱煜告诉记者,我国目前对制造业的金融支撑依然不够,中小企业的减税降费力度仍有待加大,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尚未有效缓解,对此,我国要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更好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未来推动制造业提质升级的重点是要在关键零部件和核心技术方面加大研发力度,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对已掌握的关键核心技术,不断进行横向扩张和垂直整合,加强行业间协同合作,推动我国制造业从产业链的中低端向中高端提升,打造中国制造业品牌,进而有条件争夺国际技术标准或产品规格设计等话语权。同时,我国要充分利用国内大市场,在核心技术方面尽量减少对外部的依赖,加强和完善产业链供应链的体系建设,培育我国制造业对外竞争的新优势。

王伟表示,下一步,将统筹好短期稳增长和中长期提质增效升级,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一是稳投资。加快“十四五”工信领域重大工程和行动实施,扩大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二是增动能。抓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实施质量品牌提升行动,加快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应用,提升传统产业质量、效益和效率。同时,努力扩大增量,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打造新的增长点。三是育主体。加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打造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生态主导力的龙头企业,引导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再培育一批“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四是优环境。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好各项工业稳增长政策,落实落细惠企政策,特别是中小企业纾困帮扶政策,加大要素协调保障力度,努力营造有利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环境。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