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中东之行扯上中国是想歪了吧
美国总统拜登本周将访问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和沙特阿拉伯,这是他上任以来首次访问中东地区。当地时间9日,拜登在《华盛顿邮报》上撰文,声称此访对美国安全“至关重要”,同时强调“要在与中国的竞争中胜出”。
尽管拜登在文章中努力用宏大词汇“包装”中东之行的动机,但CNN直言,任何说辞都无法掩盖这样一个事实——如果没有俄乌冲突导致全球石油市场动荡,美国总统可能根本不会前往中东地区。
当前,飙升的油价、40年来最严峻的通胀以及美国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让面临中期选举的拜登政府“压力山大”。据美国在线民调公司Civiqs数据,截至9日,拜登工作支持率的滚动平均值跌破30%大关,降至有史以来的最低水平。《外交事务》杂志分析,扭转这一局面的关键在于沙特,因为沙特是唯一拥有足够过剩产能来稳定石油市场的产油国。
既然拜登此行主要瞄着沙特增产与修补关系而去,为何又要扯上中国?这背后有着多重考量。
就美国国内政治而言,当前华盛顿政坛出现一种扭曲现象,即反华成了最大的“政治正确”。任何事情只要打着反华的幌子,似乎就具备了所谓的合理性。在2018年沙特记者卡舒吉遇害后,拜登曾严厉批评沙特王储,声称要让沙特成为被唾弃的国家。如今迫于现实压力,拜登政府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引发国内巨大争议。拿“与中国竞争”说事,就成为其转移注意力、为沙特之行辩护的一个手段。正如《世界报业辛迪加》网站指出,如果拜登将访问沙特作为赢得与中国“新冷战”战略的一部分,或许能够得到国内的理解。
不过,这并不仅仅是说辞,也是拜登此行的一个重要目的。正如他在文章中所说,为对抗俄罗斯、在与中国竞争中胜出,“我们必须与那些能够影响这些结果的国家直接接触”。这表明,美国想把中东当作与中俄开展战略博弈的舞台。
拜登政府上台一年多来,将全球战略重点进一步转向亚太地区,中东政策可谓毫无建树:伊朗核协议谈判无果、从阿富汗撤军留下安全真空、以色列沙特等传统盟友对其不满的声音高涨……种种迹象表明,中东在美国全球战略中地位已经下降。
与此同时,中东地区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枢纽,对华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果。以沙特为例,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至2021年间,沙特与美国的贸易额仅小幅上升——从205亿美元上升至248亿美元,而同期沙特与中国的贸易额从30亿美元飙升至670亿美元。“一带一路”倡议与沙特“2030愿景”的有机对接,正给沙特发展带来新机遇。这让抱着零和思维的美政客眼红不已,更担心在中东的影响力受到冲击。这从一个侧面解释了为何在今年七国集团峰会上,拜登宣布启动所谓“全球基础设施伙伴关系”倡议——对抗 “一带一路”、破坏中国与沿线国家合作的意图不言而喻。
不只如此。在美国推动北约“全球化”的背景下,中东也被纳入其搞集团政治的雷达之中。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3月参加“阿拉伯-以色列峰会”,到拜登此行将要出席海合会与埃及、伊拉克和约旦共同举办的峰会,外界普遍认为,美国试图建立新的区域联盟、甚至打造“中东版北约”对抗中国的迹象十分明显。
然而,无论是说服沙特增产石油、缓解与盟友关系,还是想拉拢中东国家构建反华小团体,拜登此行的目标都不会轻易实现。因为没有哪个国家愿意为美式霸权放弃自身利益,充当“合则用、不用则弃”的摆设与棋子。拜登中东之行将再次证明,美国只手遮天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