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车开拓俄市场迎来机遇”

发布日期:2022-07-07 10:23:13来源:中国贸易报作者:张伟伦
在地缘政治冲突影响下,欧盟发起对俄罗斯的第四轮制裁,其中包括禁止向俄罗斯出口高级汽车。

在地缘政治冲突影响下,欧盟发起对俄罗斯的第四轮制裁,其中包括禁止向俄罗斯出口高级汽车。面对多国汽车品牌减少对俄罗斯市场的出口,俄罗斯联邦工业贸易部长丹尼斯·曼图罗夫近期公开表示,俄工业贸易部正在与中国制造商商讨寻求替代的可能性。对于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品牌汽车在俄罗斯市场的机遇与开拓,近日俄汽车销售和服务商GC Avtodom集团总经理安德烈·奥利霍夫斯基在接受《中国贸易报》采访时表示,西方国家的制裁大大缩减了其对俄出口汽车的数量,俄汽车市场结构正急剧变化。俄罗斯与中国保持着稳定的经贸联系,双方在汽车贸易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当前也正迎来特殊的发展机遇。

“当前汽车市场以及俄罗斯大部分经济部门都在经历艰难时期。我们根据欧洲企业协会公布的数据看到,今年5月份,俄罗斯新车销量同比下降83.5%。5个月内下降了52%。” 安德烈·奥利霍夫斯基介绍,受西方制裁影响,通过官方渠道向俄罗斯供应汽车产品几乎已停止,致使俄汽车市场陷入困境。“目前仅有中国和部分韩国汽车制造商能继续交货。欧洲品牌的新车主要存在于部分经销商处,但库存也只能满足4—6个月的需求。”

突如其来的地缘冲突着实给正在发展壮大的俄罗斯汽车市场产生了不小冲击。根据相关研究机构的公开数据,2021年俄罗斯汽车市场累计销量为166.7万辆,同比增长4%,其中,俄高端豪华车市场体量约为15万辆,宝马和奔驰则占据了接近70%的市场份额。有欧洲分析机构预测,近年来俄罗斯汽车市场的增长潜力明显,尤其是豪华车市场处于上升阶段,需求量激增。

成立于 1992 年 12 月的GC Avtodom集团是当前俄罗斯最大的汽车销售和服务商之一,其业务主要集中在高级车、豪华车的销售和服务方面,此前已确立成为多家欧洲汽车品牌在俄罗斯的可靠合作伙伴。GC Avtodom当下也十分有意为中国汽车开拓俄市场提供更多支持。安德烈·奥利霍夫斯基表示:“虽然俄罗斯汽车市场在未来有很多不确定性,但我们仍然愿意同更多伙伴对话,通过经济谈判努力成为其授权经销商。目前我们感兴趣的中国品牌包括红旗、蔚来、比亚迪和上汽集团等。”

据安德烈·奥利霍夫斯基介绍,相比德系和韩系,尽管中国品牌车近年来在俄市场被广泛看好,但其市场份额并不大。记者观察到,德系和日韩系车由于在俄产能布局多、品牌认可度高等因素,长期以来占据着市场份额。

然而这一现状正在被持续的地缘政治冲突打破。根据欧洲企业协会今年5月的数据,中国汽车在俄罗斯的销量降幅最小,与2021年5月相比下降了64.6%。这使得中国汽车制造商在俄罗斯市场的份额增加到13%。

“当前形势下,几家美国、欧洲和日本汽车品牌可能会退出俄市场,这可能会导致中国品牌车在俄罗斯市场的份额进一步增长。合作经销商的数量也会相应增加。这不仅意味着来自中国的汽车公司在俄罗斯市场的地位会更稳固,也意味着俄罗斯人还会看到来自中国的一些新品牌。”安德烈·奥利霍夫斯基说。

根据俄罗斯汽车市场研究公司公布的数据,截至 2022 年 4 月,俄罗斯共有 3164 家汽车经销商,与上年相比增加 84 家,这主要是缘于中国品牌经销商网络的扩大。例如,奇瑞开了24家经销店,EXEED开了18家经销店,哈弗开了15家经销店。

此外,据俄罗斯分析机构 Autostat的研究报告,目前在俄罗斯联邦开展业务的中国汽车制造商和经销商数量有723 家。其中超过四分之一(约194 个经销商中心)位于俄罗斯中央联邦区,数量最多;其次分布在伏尔加联邦区,有169家经销商;80—90家经销商分布在西北、南部、乌拉尔和西伯利亚另四个地区;在北高加索和远东的数量最少。

“目前在俄罗斯市场占领先地位的中国车企主要是哈弗、奇瑞、吉利和长安,但从长远来看,只有通过生产的本地化才能扩大中国品牌的市场优势,保持领先地位。目前在这方面典型的代表是哈弗和吉利” 安德烈·奥利霍夫斯基说。

记者从哈弗驻俄罗斯代表处发布的公开消息看到,位于俄罗斯图拉州乌兹洛瓦亚工业园区的哈弗工厂于2019年6月初开业。2021年哈弗在俄罗斯的销量增长了2.2 倍,达到 39,100 辆。市场份额从1.1% 增加到 2.3%。吉利在白俄罗斯明斯克地区参与投建的工厂为全散装件工厂,主要供应俄罗斯市场。

安德烈·奥利霍夫斯基补充道,当前中国汽车在俄罗斯越来越受欢迎,这是因为不仅与其他汽车品牌相比具有更好的实用性,还与汽车本身近年来进行的技术变革有关。“中国汽车工业正在迅速变化,汽车骨架和成套设备独创的高品质设计和先进技术已逐渐成熟。尤其是舒适性和安全性等方面,中国品牌汽车还有很多优势。”安德烈·奥利霍夫斯基说。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