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审查”中企变本加厉,投资印度风险究竟有多高
据报道,近两年,印度政府没有停止对中国企业的调查和排挤,封禁300多个与中国有关的应用程序,限制中企投资,而此轮对中国企业的“恶意审查”早在今年初就已经展开,引发在印中资企业恐慌情绪。
当前,中印边境冲突已过去两年,俄乌冲突又令全球经济再受重挫,IMF、印度储备银行都已下调本年度对印增速的预期。在此背景下,印方变本加厉“整治”在印中资企业的操作,背后有何玄机?
惩罚中企,增加不了印度财政收入
疫情暴发以来,印度财政赤字不断上涨,2020-2021年涨至GDP的9.3%。
2021-2022年印度经济复苏使其税收收入实现创纪录的34%增长,赤字率降至6.7%。但这一势头随着经济逐渐恢复常态显然无法持续。
另一方面,印度政府开支并不会因疫情缓解而减少。在国内私人投资增长依旧缓慢的背景下,印度仍需加大公共开支来引领增长。
因此,在2022年初公布的预算案中,印度政府的资本性开支增加了35%,其中很大一部分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年度预算赤字也被定在6.4%,略低于上年。
今春以来,随着俄乌冲突,包括原油、粮食在内的国际大宗物资价格迅速上涨,意味着不仅印度经济增速可能会低于年初目标,政府提供的相应补贴也会增加,那么印度政府的预算赤字将有可能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在国内外通胀压力下,印度四年来首度提高了利率。
印度政府财政吃紧时最通常的做法就是向企业伸手。小米、中兴、华为等这些中资企业在印度都具有一定的规模,2021年小米在印度的市场占有率达到25%。在印度政府眼中,这些企业的账面上都不缺钱,因而肯定要“出钱”。
此外,印方也许还寄望于通过整治中资对其他外资能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从政治影响上看,惩罚中资企业,印度国内的反对声音一定最少,甚至还会成为莫迪政府在国内政治的一个加分项,至少证明莫迪在经济上敢于跟中国针锋相对。
不过,印度的财政赤字规模已接近2000亿美元,中企此前在印投资最多不超过80亿美元,2020年后还有所降低。印度政府“整治”处罚中国企业,即使得到一些罚金,也解决不了印度政府财政吃紧的局面。
靠赶走中资,推不动“印度制造”
当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一些跨国公司注重疫后产业链的分散布局,这使一直以来急于发展本国制造业的印度看到了机会。
多年来,印度承接了中国的电子等不少产业。但在一些印度人眼中,印度市场上的中国投资并没有帮助印度建立起真正的“印度制造”,反而是在更深入地占领印度市场。
例如,在印度手机市场上,属于中资的品牌占有率超过70%,尽管都是由印度本地工厂组装,但大多数零部件仍从中国进口。正因为如此,中印边境冲突发生后,印度国内虽然掀起一波又一波抵制中国产品、中资企业的浪潮,但中国依然是印度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并且2021年中印贸易首次突破千亿美元。
在一些印度人看来,接受中国转移的产业就意味着只能跟在中国的后面,而失去超越的机会。如今的印度已不满足于只在本土消化产能,它的目标是成为全球制造中心。
这些印度人认为,中国高科技出口商品有大量是外资制造,那么印度只要能够吸引这部分投资,就能够实现对中国的弯道超车。
然而,这些印度人显然低估了“干中学”过程对于技能提升的不可或缺性,也低估了由分工网络与产业集群组成的产业生态系统对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必要性。
因为,如果没有产业链的更多延伸,只一味强调引入高科技产业,那仅相当于建立一个“经济飞地”,对整个制造业发展意义不大。以特斯拉为例,它选择中国,是因为中国已经拥有相对完善的电动车产业集群,使得特斯拉在中国本土的零部件采购占一半以上,而且很快将上升至80%。特斯拉迟迟不回应印度的邀约,正是因为印度国内缺少这样一个分工网络。
因此,即使印度政府赶走中资企业,引来其他所谓“高科技产业”,也并不能就推动“印度制造”实现所谓对中国的弯道超车。
中资企业将在逆境中成长
印度执法机构频频对中资出手,不管是出于何种动机,都说明印度政府对中国投资的态度已经有了明显改变。
中资企业对于海外投资的风险应有防范意识,早做准备。
面对深耕多年、开始快速成长的印度市场,中资企业现在就撤出可能并不理想。既然印度一直宣称自己是法治国家,且拥有司法独立,那么中资企业可以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维护自己权益。
实际上,在欧美国家、甚至在印度,中资企业都已经有了这方面的成功实践。正因为如此,面对印度执法机构的紧逼,小米一直在从容应诉,在印度的经营也没有被打断。
中印政治关系不可能继续恶化下去,印度经济也不可能与中国脱钩。相信在印的中资企业一定能守得“云开雾散”。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