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微企业纾困政策获实效需三方合力
“当前,我国中小微企业面临的生存发展压力较大,进入2022年后小微企业运行指数逐渐落到景气线以下,尤其是四五月份大幅度低于景气线。”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国家中小企业研究院副院长孙文凯近日在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第49期)上表示,对此,近期国家政策支持不断,着力保市场主体,但更好落实国家惠企纾困政策,还需要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三方共同努力。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朱玉解释说,成本上升和销售不畅是目前中小微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受到国际地缘冲突影响,国际粮食、能源和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企,全球通胀压力加大,上游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也持续抬升了下游中小微企业的成本。调查显示,56%的企业反映生产成本同比增加,42%的企业反映员工平均薪酬同比增加,63%的企业反映主要原材料及能源购进价格同比增加。
“面对这样的形势,中央多次制定相关政策对中小企业进行纾困。但面对内外因素叠加的多重冲击,当前的政策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孙文凯表示,我国市场主体数量达到1.58亿户,其中企业主体有将近5000万户。疫情对于市场的冲击是普遍性的,但是一些政策的普惠性却并不到位。另外,在当前疫情防控过程中,部分地区存在层层加码的情况,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经营信心。
对此,孙文凯表示,一方面,财政支出在疫情时加力扩面。后续一旦面对疫情防控升级,财政支出总额要提高,覆盖面要扩大,直接补贴比例要有所提升,并且要增加政府采购,而资金来源可以是专项债、划归国企的利润,甚至是财政政策货币化。另一方面,复工复产阶段应以诱导性政策为主。在企业复苏阶段,扩大投资、扩大就业方面不会一蹴而就。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出台一些引导性政策,比如财政可以对新增投资者进行补贴,也可在企业融资时对新增部分进行相关贴息和更大力度的担保。这些政策有助于产能的扩大和经济的恢复。此外,地区间的防疫政策也需要协调,从而让交通运输、旅游服务等需要跨区域发展的产业真正恢复。
“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帮扶成效,需要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三方共同努力。”朱玉表示,首先,政府部门应当主动靠前服务,切实推进政策落地,中小微企业数量众多,涉及行业庞杂,经营地点分散,这对政策的落实提出了更高要求。政府部门需要深入到基层调查研究,开展行业研讨,强化政策宣传辅导,积极摸排企业最真实、最直接、最迫切的需求,才能提供精准化帮扶。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政策,迅速响应企业需求,确保政策实效性。其次,行业社会组织也要主动了解企业实际困难,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并且配合协调,搭建交流平台。最后,中小微企业也要认真学习和掌握相关政策,主动适应形势变化和政策要求,修炼内功、融通发展。要主动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通过不断增强产品创新能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来切实增强抗风险能力,并学习研究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典型模式和典型经验,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的融通发展道路,成为产业链、供应链上稳定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