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为中国开拓巨大增长潜力
“稳增长的过程中一定要稳定能源。‘能源不可能三角’,即能源廉价、能源安全和能源清洁的目标不可能同时实现的观点正在走向过时。在新发展理念下,应对中国的绿色低碳增长保持信心。”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近日在中新社国是论坛之“能源中国”上表示,中国正在迎来一场深刻的以能源科技革命为标志的产业革命,它决定了我们要以新的发展理念去处理好经济增长、能源安全、环境质量和气候稳定等不同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这些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协同的。
邹骥谈道,中国实现“双碳”目标是与新的科技和产业革命相呼应的。“双碳”目标为中国开拓了新的巨大的增长潜力,带来新的巨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绿色低碳领域的投资将为经济增长提供可观的投资推动力。过去几年,在风光能源领域,我国平均每年的投资约在五六千亿元人民币以上,在稳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背景下,风光能源领域的投资有保持和扩大的潜力。
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到底需要多少投资?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师、董事总经理王汉锋称,“从现在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国的绿色投资可能需要139万亿元人民币,对应到每年大概占整个GDP总量约2%左右。”分时间段看,他表示,2021年至2030年,为达到碳达峰中国绿色投资年化需求约为每年2.2万亿元。2031年至2060年,为了实现碳中和中国绿色投资年化需求约为每年3.9万亿元。
中国工商银行现代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殷红也表示,碳中和将为中国带来数百万亿元规模投资需求。其中,80%至90%需求集中在能源、建筑、交通、核工业四大行业。从能源领域投资需求看,围绕能源生产和消费产业链,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电力清洁化带来的投资需求;二是终端电气化带来的投资需求;三是非电降排带来的投资需求。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看来,实现能源革命,由化石能源全面转为零碳能源需要关注三大投资领域:
一是新型城镇建筑配电系统和智能有序电动车充电桩的建设。应加快建设智能有序充电桩系统,充分挖掘利用电动车电池资源,同时尽快实现农机具电气化。
二是新型农村能源系统的建设,要使农村变为零碳能源的重要产地。应充分开发利用农村各类闲置屋顶资源,发展光伏发电。
三是使流程工业低品位余热供给系统成为建筑供暖和非流程工业生产用热源。应全面回收各类工业余热,为北方建筑冬季采暖和非流程制造业提供热源。
“绿色投资需要的资金对接就是绿色金融。”王汉锋称,中国目前正在全方位建立整个绿色金融体系,但对标绿色金融发展领先的区域,比如欧洲仍有一些差距。但中国对绿色金融的重视程度在快速上升。
2021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要求积极发展绿色金融,有序推进绿色低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发,鼓励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长期稳定的融资支持。
谈及金融如何发挥更大作用支持能源转型,殷红认为,金融机构要密切关注能源转型进展,把握市场机遇。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是能源,在此过程中可能带来深刻的系统性变革,能源行业竞争结构、产业发展规律会发生较大变化。为推进能源转型,尽快实现“双碳”目标各种政策积极落地,在这方面金融机构要进行政策研究。
殷红表示,金融机构还要借助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优化审批流程,提高投放效率。在实现化石能源比例下降的过程中,要控制化石能源低碳转型风险,探索转型风险的识别工具,把能耗、环境因素等纳入评级模型,对能源转型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行量化分析和管理,支持转型企业顺利、稳健地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为实现绿色低碳领域的投资潜力,邹骥表示,在现实中需要打通一些政策堵点:一是要有更加明确的减控排目标,为投资者和技术研发者建立长期稳定的预期;二是要加速建立碳定价的体系,使实际的碳价显著高于边际减碳的成本,以形成减碳的盈利,为减碳投资者和技术研发者提供足够的激励。
江亿强调,新能源建设领域的投资还需要有关部门统一规划,地方部门、企业分头投资建设,避免挑肥拣瘦和重复建设造成资源和投资的浪费。此外,必须有配套的新的政策机制支持,建立新的价格体系,才能通过市场机制,激励各方投资。
王汉锋提醒,全球走向碳达峰碳中和使得拥有不同资源禀赋、处在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市场面临的机遇和风险存在差异,积极地应对和研究是投资获取收益、规避风险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