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走”提升中国质量标准全球竞争能力

发布日期:2021-10-20 15:22:44来源:国际工程与劳务杂志作者:宋锐,李宝
本文旨在探讨推进中国质量标准“国际化”的途径和步骤,以期为国内同类企业和整个行业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推进质量标准变革、建立和扩大质量优势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转载自国际工程与劳务杂志,“走出去”导航网已获其授权转载发布]

精益求精   质量提升  

以责任之名,共建人类美好家园

强化体系运行质量,深化质量文化建设,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切实提升从管理者到一线作业劳务人员的质量意识、创优意识和品牌意识,真正让“质量兴国”的理念长存于每一位业者的心中,坚持在工程建设上“凡建必精、凡建必优”。

以健康安全打造质量基石

积极主动应对绿色化挑战,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把绿色发展转化为新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优势,占领世界绿色发展制高点,为全球生态健康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以科技创新重塑质量内涵

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扩大应用范围和应用比例,充分运用国家鼓励高新技术创新和运用的一系列举措,推动企业的创新创效热情。

品质优先,唱响“中国建造”

加强设计阶段的质量策划与控制,确立质量目标,提升质量等级标准,督促企业增强品牌意识。

标准是技术、创新和贸易的基本要素。本文旨在探讨推进中国质量标准“国际化”的途径和步骤,以期为国内同类企业和整个行业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推进质量标准变革、建立和扩大质量优势提供参考和借鉴。

质量标准在国际工程市场的重要意义

完备的管理体系、严格的管理制度、标准的工作流程,形成了类似受限空间的三维坐标,质量管理作为管理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企业运行和项目执行过程中得到了严密的监督和管控。

在这样的环境下,在项目 “开踢会( Kick-offMeeting) ”上就明确设定各类指标,明确工期、费用、工作条件等一系列要求,通过严格的质量 “过程管理 ”,实现打造优质工程的目标。在这期间的合同变更等工作,也要严格遵循 P M P的变更管理流程予以控制,用“良好的过程”来保证“良好的结果 ”。虽然我国的质量管理水平近年来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提升,但上述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方式在我国仍存在 “水土不服”。在最新出版的《中国经济与日本企业2021年白皮书》中显示,35%在华日资企业面临着质量管理困难的经营问题。在建筑工程领域,近年来的楼宇坍塌、道路下陷等工程质量问题不时见诸电视报端,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损失。相关部委三令五申要做好工程质量事故质量问题查处通报工作,多地也下发了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的相关要求通知,但做好事后追责,只是督促建设施工单位质量管理的一种手段,并不能保证从源头高起点、高标准、高品质推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工作。

质量管理标准化要覆盖工程从立项到运行的全过程,其核心是质量管控行为的标准化和常态化,应按照“体系健全、制度完备、责任明确”的要求,对施工企业应承担的质量责任和义务等做出规定;按照“质量标准样板化、质控过程精细化”的要求,从材料进场质量控制到工序控制及验收控制的全过程,对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或关键工序的具体做法及管理要求等做出规定;按照“高标准投用、高质量运营”的要求,在运行、使用、维护阶段,确保设备安全生产和健康运行,延长项目使用寿命。

从跟随到领跑,如何使中国质量标准走向世界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一直坚持提升质量管理,推进质量强国战略。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突出强调要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提高质量标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2 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2018年,国家标准委联合1 0部委,启动了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提升专项行动。这些作为对标对象的先进标准,涵盖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 U)发布的指标先进、填补空白的国际标准,以及其他国家发布的水平领先的国家标准或行业协会标准,也包括我国发布的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目前,中国质量标准“走出去”的条件已经充足,可以通过在以下途径实现输出和升级。

一、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有效输出质量标准文化

自“一带一路”倡议2013年提出至今,中国已同171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205份共建合作协议,共同展开了2000多个项目,项目覆盖了东亚、南亚、东南亚、中亚、西亚、中东欧,南欧、南美、非洲各个地区的大小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以铁路、港口、管网等重大工程为依托,一个复合型的基础设施网络正在形成,对于中国建筑工程类企业来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对于中国质量标准来说,也出现了走向全球的最佳时机。标准的国际化不仅对产品质量把控有重要影响,对参与经济全球化也具有重要意义。实际上,中国质量管理体系国家标准中的许多要求已经追平甚至超过了欧美标准,需要通过在国际舞台的良好展示,来获得全球市场的认同。同时,每一个“走出去”参与国际项目的企业都要深刻地认识到,随着我国建筑工程类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遍地开花,当前在建的每一个项目,都是承建企业的广告,是国家形象的名片。高质量执行国标规范,高标准推进在手项目,获得业主和市场的认可和接纳,将是建筑工程类企业在海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二法门。

二、积极适应“双循环”格局,持续提升质量标准内涵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大背景下,建筑工程类企业绝不能再次回到粗放式管理的老路上去,而应向深挖潜、苦练内功,按照国际一流企业的工作要求来提升自己的质量标准,进而全面提升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同时,国家相关部委及行业企业协会也应持续吸收世界先进工法、科技和理念,持续提升质量标准的要求和内涵,使中国国家质量标准在全球实现超越和领跑。长此以往,建筑工程类企业才能适应更高质量的国内大循环和更高水平的国际循环,才能实现质量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促进,才能以管理创新激发市场活力,以工程需求引领产业升级,以质量提升助推行业标准化发展,以技术升级创新反哺质量标准持续完善,以企业的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来引领和带动行业竞争力、国家竞争力的提升。

三、深度研判产业发展形势,打造全球一流质量标准体系

“十四五”期间,除交通、邮电、供水供电、商业服务、科研与技术服务、园林绿化、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等市政公用工程设施和公共生活服务设施等传统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外,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新基建”领域也将迎来新的发展高潮。

在传统基建领域,需要继续坚持“质量第一”,以落实责任、严格考核、持续改进、闭环管理为实施原则,以健全管理体系、夯实管理基础、严格过程控制、强化量化考核、注重培训交流、坚持持续改进为实施重点,将质量管理要求延伸到项目管理全过程、全领域,不断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持续健全完善质量标准建设;在新基建领域,需要用好用足我国的产业优势、集群优势、技术优势和先发优势,推行质量精品战略,加快制定出台相关行业的质量标准,率先树立行业和产业质量标杆,为全球范围内的市场扩展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宋锐工作单位: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李宝工作单位: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