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伊朗大使:中国-伊朗迎来合作新精彩
值此中国和伊朗建交50周年之际,我很高兴通过《国际商报》对两国各领域交流合作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祝贺,向长期以来为中伊友好关系做出不懈努力的两国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中国和伊朗同为文明古国,两国友好交往历史悠久。1971年8月中伊建交,此后两国政治互信不断深化,务实合作成果丰硕。2016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伊朗,两国宣布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各领域交往合作日益密切。50年来,中伊关系经受住国际风云变幻考验,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势头。双方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坚定相互支持,有力巩固了两国战略互信,坚定捍卫了国际公平正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伊双方同舟共济、患难与共,深化了两国友谊与合作。
伊朗地理位置重要,自古就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交通枢纽和贸易集散地,今天也是“一带一路”建设重点合作伙伴。中伊两国在2016年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国连续多年保持伊朗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中伊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体现了坦诚协商、互利共赢,增进了两国人民的交流与理解,促进了两国间的相互信任与支持。
经贸合作助推了中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走深走实。近年来,伊朗企业从中国进口不少优质优价、高性价比的商品,为满足消费者需求、缓解通胀压力发挥积极作用。当地百姓使用的每3部手机中有1部、每10个箱包有7个是中国生产的。中资企业积极参与建设一批与民生需求息息相关的利民项目。一些大城市的轨道交通已成为百姓日常出行的主要选择,大大提升了当地人民的出行便利。据不完全统计,在伊中资企业为当地创造直接就业机会近万人,还通过配套服务企业、上下游合作伙伴、营销售后网络间接带动几倍乃至十几倍的当地就业。不少中资企业员工本地化率达到90%以上,为改善当地就业打造“中国引擎”。双方企业能源合作不断引入先进技术,实现技术突破。油田平均机械钻速提高52%,平均钻完井周期缩短20%,比以往节约20~30天,井下事故与复杂时段降低30%,赢得当地同行赞誉。中方在伊投资扶持当地产业共同成长,对相关上下游产业带动作用明显。中资车辆生产企业积极引入当地玻璃、座椅等零配件企业作为供应商;渔业企业拉动当地饲料和鱼粉加工企业快速发展;矿产加工企业带动当地物流仓储行业焕发生机。
在伊中资企业在努力维持生产经营的同时,不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有的帮助当地民众抗洪抗震、捐资捐物;有的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踊跃向当地捐献口罩、防护服和检测试剂;还有的成立爱心援助基金,为周边需要帮助的人群排难解困。广大在伊中资企业遵纪守法、按章纳税、与当地民众友好相处,努力把自身生存发展和伊当地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实现互利共赢。事实证明,中伊经贸合作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站在中伊建交50周年新的历史起点,双方各领域务实合作迎来新契机。今年3月,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访伊期间,双方签署两国全面合作计划。该计划重点是挖掘两国在经济、人文等领域的合作潜力,规划长远合作前景和路径,不包括量化的具体合同或指标。这将为中伊未来合作提供宏观框架。我们相信,中伊全面合作计划不仅将造福两国人民,也将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众所周知,受国际和地区形势影响,中伊务实合作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中方始终坚持以实际行动坚定维护与伊方开展各领域友好合作,并积极推动国际社会保障伊方正当的经济权利。中伊资源禀赋和合作优势互补性强,双方将秉持合作共赢理念,加强发展战略对接,继续深化各领域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同时,关注对伊合作的中方企业也应充分评估在当前环境下开展合作可能面临的各类挑战,做好各类风险防范。
中国人说:“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波斯谚语说:“人心之间,有路相通。”北京和德黑兰虽相距万里,但再远的距离也阻挡不了中伊相互信任、增进合作,阻挡不了两国人民友好交往、加强合作、深化友谊。我们愿同伊方一道,认真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传承丝路精神,不断推动中伊友好合作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