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近5.4万亿美元 增速世界第一
8月2日,中国信通院院长余晓晖在“2021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主论坛上发布了《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去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位居世界第二逼近5.4万亿美元,从增速看中国数字经济同比增长9.6%,已高居全球第一。
余晓晖表示,最新数据项显示虽然还处在疫情冲击之下,但各国已出现经济复苏的新曙光。2020年全球47个国家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2.6万亿美元,同比名义增长3%,占GDP比重为43.7%,产业数字化仍然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占数字经济比重为84.4%。其中,一二三产业的数字经济占比分别为8%、24.1%和43.9%。
值得注意的是,发达国家和高收入国家的数字经济抗风险能力明显更强。
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看,20个发达国家的数字经济规模为24.4万亿美元增长3%,占GDP比重54.3%,明显优于27个发展中国家。
而从不同收入水平看,34个高收入国家的数字经济规模为25.3万亿美元增长2.8%,占GDP比重为50.7%,也优于10个中高收入国家和3个中低收入国家的水平。
此外余晓晖特别表示,美中德日英的数字经济正在快速发展。
从规模看,美国数字经济继续蝉联世界第一,2020年规模接近13.6万亿美元,中国位居世界第二,规模逼近5.4万亿美元。德国、日本、英国位居第三至五位,规模分别约为2.54、2.48和1.79万亿美元。
从占比看,德国、英国、美国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占GDP比重超过60%。
从增速看,中国数字经济同比增长9.6%,位居全球第一,立陶宛紧随其后,增速为9.3%,爱尔兰、保加利亚同比增长超过8%。
对于我国数字经济的战略取向与发展路径,白皮书提出,我国应立足产业基础并发挥市场活力,通过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实现相互促进。具体来说,我国应在数字经济发展中重点布局大市场+完整工业体系+充满活力的数字化创新,例如重点发展5G、人工智能、移动支付等产业。
针对数字经济典型领域的发展,余晓晖认为今后应着重通过技术赋能。以人工智能产业为例,他表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这一产业规模已达3031亿元,同比增长了15.1%。
此外他提到,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快,金融科技已进入快速成长阶段,而网络安全产业的发展同样也进入了“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