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一江一河”,看“一带一路”新成果

发布日期:2021-07-02 09:24:37来源:光明网作者:温庆
从穿桥修路、建设厂房、水利工程,到遗址修复、跨境电商、影视文化,“一带一路”倡议、澜湄合作新成果正在东盟六国开花结果。

“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站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的关键节点,讲述在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越南工作的中国建设者们的故事,展现澜湄合作的独特魅力和丰富成果,显示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的光明发展前景。

以战略高度,多角度看“一带一路”

从穿桥修路、建设厂房、水利工程,到遗址修复、跨境电商、影视文化,“一带一路”倡议、澜湄合作新成果正在东盟六国开花结果。《澜湄路上的中国建设者》站在历史与当下的双重时空下,以7集的轻巧体量勾勒出一幅中国-东盟在经济贸易、社会人文等领域合作的生动图景,多角度展现中国与东盟国家比邻而居、睦邻友好的真实样貌。

《江河之恋》讲述中国建设者们利用老挝自然条件兴修水利工程的故事,《渡梦之路》将视角对准修建中老铁路的建设者们;《吴哥的微笑》聚焦吴哥王宫遗址修复,讲述中国文化建设者的文物修复之路;《穿越“走廊”的中国风》通过中缅边境跨境电商从业人员的故事,关注中缅两国经济发展,讲述中缅两国世代友好的胞波情谊;《文化之约》围绕中泰文化建设,通过记录中泰瓷文化及影视剧文化交流、欢乐春节等文化活动,讲述多年来中泰两国文化往来的发展历程及感人故事;《蔚蓝计划》讲述中国在友邦国家越南传播生态文明的环保理念,建设光伏板、风力发电无污染厂房的历程……

过去30年,中国与东盟的对话关系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和里程碑式的成果,已经成为地区和平稳定和发展繁荣的重要支柱。在当前严峻的全球疫情和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节目将视角投向中国与东盟多国在基建、商业、文化、艺术等多个合作领域外,也聚焦在全球疫情下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合作支持,动态展现出中国坚持多边主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合作理念。

比如在《蔚蓝计划》一期中,因为受全球新冠疫情影响,国内设计团队不能来到越南新能源项目现场,只能视频连线商量解决施工问题,而施工材料物资也无法按期进场。在巨大的挑战面前,中国建设者们迎难而上,最终,共计 28 个方阵的龙山光伏电站项目于2020年12月10日顺利完成工程,并网发电。其背后体现出的中国精神、中国方案,正是中国-东盟友好合作关系的一个侧面佐证。

以人为纽带,双视角讲述中外合作

节目站在国家战略高度、以人为纽带,用一个个建设者的故事讲述睦邻友好的中国-东盟合作,将宏观的国际合作关系落入生动、一线的政府、民间合作中去,以人为纽带将大主题轻巧落地。

《文化之约》一期聚焦中泰陶瓷文化交流与影视文化合作者。来自泰国的留学生陈志轩热爱中国文化,当了解到泰国最有名的宋加洛瓷器源于中国龙泉青瓷时,他背着行囊前往浙江龙泉,探访青瓷的故事,同时也得以亲眼见证青瓷文化背后连接着中泰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作为影视文化建设者,来泰国23年多的张栋带领影视发行团队,先后将数百部中泰电影、电视剧发行至世界各地,面向全球推广中泰两国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的内容,目前这些节目内容已经覆盖30 多个国家和地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中泰两国深厚的文化交流一直在延续。

澜沧江-湄公河建设者的故事,还有很多。中铁十一局玉磨铁路新华隧道项目总工程师张克宏,克服一系列高温洪水等不利条件,带领1500余人团队坚守深山4年开掘隧道;籍茂林的老铁道兵,在上世纪作为援老筑路大军一员前往老挝,修筑了老挝北部的第一批公路网;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许言,多次赴柬埔寨参与吴哥古迹修复,见证了中国援柬吴哥古迹保护工作队走过的近30年历程;年轻的中国援柬工作队员王晶,是三期王宫遗址修复项目工程负责人,将用十一年时间修复王宫遗址。

节目将历史与当下相勾连,延展出未来的发展格局。中国建设者们将中国方案、中国精神、中国故事带到澜沧江-湄公河沿线,勾勒出一幅中国与东盟国家从政府到民间的多视角合作图景,动态展现了“天天有进展、年年上台阶”的澜湄速度。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博士)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