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对国际工程承包的影响分析

发布日期:2021-04-28 15:13:50来源:国际工程与劳务杂志作者:王小青
如何抓住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机遇,应对不利因素,有效化解、控制中资企业国际承包工程面临的金融、市场风险,成为需要关注的重大课题。

[本文转载自国际工程与劳务杂志,本网已获其授权转载发布]

在中国政府主动推动下,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自2009年启动以来进展迅速。2015年,人民币被 IMF纳入 SDR篮子货币,在贸易结算和金融交易中发挥国际货币的职能。迄今为止,人民币在我国对外贸易结算中的占比超过20%,60多个国家的央行将人民币纳入官方储备。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表明,人民币已经成为全球第6大支付货币。

2020年以来,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中国是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GDP正增长的国家,良好的经济发展前景,加上我国在主要货币零利率或负利率政策下,保持稳健货币政策和正利率,持有人民币有较高的收益,大大提高了人民币的国际吸引力,流入中国的外资超过1 000亿美元。“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提出以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协议的签订,为人民币国际化拓展了新的空间,为人民币国际化加速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如何抓住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机遇,应对不利因素,有效化解、控制中资企业国际承包工程面临的金融、市场风险,成为需要关注的重大课题。

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机遇

一、对外投资规模加大

相较于管制较严的外汇资金,对外投资企业将有机会从更多渠道获取人民币资金。特别是在使用人民币开展对外投资情况下,企业可以使用自有资金或者国内银行贷款解决融资问题,一方面增加资金可获得性,另一方面降低汇率风险,使得对外投资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对外投资意愿进一步加强,对外投资领域更加广泛,一些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的战略性基础设施投资,也开始列入企业的投资考虑范围。

可见,人民币国际化客观上有利于促进对外投资规模稳步提升。根据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的《 2019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2002年至201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年均增长速度约26%,发展迅速。由于人民币双向资金池、跨境贷款等人民币跨境业务不断扩大,人民币贸易、投资便利性持续提高,人民币国际化对对外投资规模的增长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对外投资规模的加大,我国优秀的国际工程承包商将可以获得更多发展机遇。

二、汇兑损失降低

目前,国际工程承包结算货币依然以美元、欧元等国际货币为主。这就使得很多承担国际工程承包的承包商不得不持有大量外币资产或外币负债,在主要货币汇率波动性加大的情况下承担较大的汇率风险,如果不能运用恰当的金融工具进行风险对冲,承包商可能会因为汇率的变动而蒙受巨大亏损。国际承包工程工期跨度大、付款周期长,现有远期、期货、互换工具并不能完全对冲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不仅如此,大规模货币兑换产生的交易费用也增加了企业的负担。

人民币国际化为企业提供了规避汇率风险的机会。将人民币作为国际结算货币,承揽以人民币结算、不再使用第三方货币的国际工程项目,将有效消除承包商汇率风险,既不用担心汇价变动而可能造成的大笔亏损,又可以降低使用金融产品对冲汇率风险的费用,同时降低货币兑换成本。上述风险和成本的降低,将显著增加我国承包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在带来更多利润的同时,也可以让承包商参与更多项目的竞争。

三、跨境支付便利度提高

市场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主要力量,人民币在过去1 0年中是主要货币中汇率波动幅度最小、币值最稳定的货币,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外国企业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愿意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政府主要通过优化人民币跨境使用政策、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等手段,提高人民币跨境使用的便利度,更好满足企业跨境使用人民币的需求。

2015年,人民银行颁布《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暂行规则》,规定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设施,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跨境贸易投资等人民币支付清算服务。2019年 12月,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发布《北京地区对外承包工程类优质诚信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便利化方案》,全国首个对外承包工程类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便利化试点在北京正式落地。这一系列便利企业跨境支付的政策落地,有助于企业在跨境贸易和结算中节约汇兑成本、规避汇率风险、简化结算手续、加快资金周转。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发展,会有更多便利企业跨境支付的政策陆续出台,不断消解我国承包商“走出去”的后顾之忧。

四、与周边和“一带一路”国家融合发展加快

2019年,中国与周边国家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约为3.6万亿元,同比增长18.5%。随着中国与周边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往来的不断深化以及金融合作的加深,特别是东盟成为我国的最大贸易伙伴,人民币逐渐成为东盟及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货币锚,市场对人民币的接受程度日益增强。

中国周边国家大多属于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提升空间很大,投资需求强烈、资金缺口巨大。随着经济融合、设施联通趋势愈加明显,具有高储蓄优势的中国成为弥补这些国家巨大资金缺口的投资者,客观上促使人民币投资在上述国家越来越多。资金流通反过来又促进双边关系进一步发展,有利于双边合作的重大项目落地,也有利于当地承包工程市场更多向中国承包商开放,为我国承包商承揽和实施国际工程项目创造良好条件。

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风险

一、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成本增加

过去10年中国贡献了全球经济增长的1/3,较高的经济增长使得人民币没有“贬基”,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保持缓慢升值的趋势,导致以美元等外币计价的国际工程项目成本增加。

一是使项目的人民币收入减少。目前,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执行的对外承包合同,绝大多数以美元计价。这些合同中往往没有列入汇率变化的保护性条款。在世行、亚行等金融机构的项目合同中,通常只提供调价公式等通货膨胀方面的保护性条款。人民币升值必定会影响国际工程承包项目的人民币收益,从而直接影响项目的利润水平。对于预算利润空间不大的项目,还可能直接导致项目的亏损。

二是增加项目采购成本。我国的国际工程承包项目大多数是在发展中国家执行,项目中的设备多以采购我国国产设备为主。在国产设备的出厂价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后,其折合的美元价格相应提高,增加了项目采购成本。

三是项目人工成本加大。目前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仍然使用了大量中国劳动力,属地化执行程度不高,随着人民币升值,人工成本将大幅增加,削弱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金融冲击导致的汇率波动风险

由于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历程较短,而且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金融市场高水平开放、资本账户有序开放相互叠加,容易受到投机力量的冲击。金融科技深刻改变了传统的金融模式和格局,导致金融监管体系相对薄弱,风险的跨市场传染性增加,整个金融体系变得较为脆弱。人民币国际化离不开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然而高度自由化的离岸市场不受本国的管辖,其价格波动和可能引发的在岸市场价格波动,将增加我国金融市场抵御外部冲击的压力。在遭遇较大外部冲击或内部出现资产价格泡沫破灭的情况时,金融市场可能爆发系统性风险,进而导致利率和汇率大幅波动。对非人民币计价的对外承包工程合同而言,人民币汇率的大幅波动,将导致合同风险的大幅加剧,影响到承包商收益甚至产生亏损。

三、国际责任带来的潜在风险

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人民币国际化本身是我国向国际社会提供的公共物品,同时也意味着我国将加入国际流动性供给者的行列,必需在国际舞台上承担更多的大国责任,尤其是保障国际金融市场流动性的充裕和稳定。此外,还要提高宏观经济治理能力,确保作为国际货币的人民币的币值比较稳定。维持国际社会对人民币的信心并非易事,一旦失信不仅会受到国际上的谴责而且会导致人民币信用的下降乃至丧失。承担国际货币供给者的责任往往会与削弱国内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效率,增加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困难,甚至一定程度上会损害国内利益、损害我国对外投资企业或者承包商利益。

四、货币政策独立性丧失的风险

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是人民币可自由使用,要求更大程度的资本账户开放或资本自由流动。根据蒙代尔的“三元悖论”,一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和资本的自由流动性这三个目标不可能同时实现,只能取二舍一。当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正在以市场为主导力量稳步推进,资本账户也在逐步开放。随着资本的自由流动性增强,若要维持稳定的汇率,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势必会受到削弱,增加了宏观经济调控的难度,甚至影响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

政策建议

人民币国际化在给“走出去”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蕴含着不少风险,如何防范化解风险,充分把握机遇,对政府和企业都提出了要求。对政府而言,需要通过完善制度与政策,实现高水平金融开放,稳定市场预期,稳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对企业而言,需要用好政策工具,更多使用人民币,主动选择市场,并通过市场化工具对冲风险。

一、政府层面

1.建立健全高效的金融市场体系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化,必须深化国内金融市场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扩大人民币的国际使用范围、增加人民币使用的渠道、丰富人民币金融产品,关键在于建成开放、稳定、高效、便捷的金融市场,满足国际社会对人民币结算、融资、资产管理、风险管理的需求,提供应全方位金服务。同时,应促进国内金融市场完善结构,发展多层次、多元化市场,进一步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积极参与全球金融治理体系,提高人民币的国际竞争力。

2.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需要进一步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包括更好地发挥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保持人民币汇率富有弹性;提高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的规则性、透明性和市场化水平;灵活运用宏观审慎政策工具,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扩大外汇市场对内对外开放,夯实汇率市场化改革的微观基础,增强市场对人民币汇率机制的信任。

二、企业层面

1.用好政策工具

自从人民币国际化启动以来,中国与3 7个国家或地区的央行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数十个促进跨境人民币业务的文件,各商业银行不断创新产品和机制,拓宽了多个便利境外投融资的渠道。从政府到银行,均提供了有利的政策工具。承包商应充分利用政策红利,积极评估使用人民币的利弊,制定合理的财务策略,减少汇兑、融资等财务成本,降低持有外币的风险,提高市场竞争力,把握住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发展机遇。

2.合理运用金融工具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民币长期升值和汇率较大波动将会成为常态。承包商应当合理运用衍生金融工具,锁定利润规避风险。如应用远期外汇交易和货币互换锁定收支汇率风险,在合同中加入汇率风险分担条款,选择合适的贷款币种对冲汇率风险等。虽然使用金融工具会产生一定成本、降低利润,但实现收入或现金流稳定,是企业经营的主要目标,切不可持侥幸心理,将项目暴露于过度风险敞口之下。

3.积极拓展周边市场

周边国家承包工程市场虽然竞争激烈,但由于与中国双边关系稳定且人民币接受度较高,企业“走出去”的政治风险相对可控,是开展国际工程承包业务的理想场所,尤其适宜那些风险控制能力弱、资金实力不雄厚、特别是刚刚走出国门企业开拓市场。

(作者单位:中铁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