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吉斯政治危机或威胁中企在吉海外利益

发布日期:2020-10-23 09:35:29来源:微信公众号 走出去服务港作者:上海市商务委
2020年10月5日,中国的中亚地区邻国吉尔吉斯共和国因4日议会选举结果引发政治危机,考虑到扎帕罗夫长期秉持的“经济民族主义”主张,外国(尤其是中国)在吉的商业存在或将面临威胁。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走出去服务港,本网获授权转载)

【编者按】2020年10月5日,中国的中亚地区邻国吉尔吉斯共和国因4日议会选举结果引发政治危机;10月15日,时任总统热恩别科夫(Sooronbai Jeenbekov)迫于压力宣布辞职;10月16日,反对派政客、前吉尔吉斯“最高议会”议员萨德尔-扎帕罗夫(Sadyr Zhaparov)正式成为代总统。考虑到扎帕罗夫长期秉持的“经济民族主义”主张,外国(尤其是中国)在吉的商业存在或将面临威胁。


首都比什凯克总统府“白宫”

(图源:https://sputniknews.com/)

此次吉尔吉斯罢黜总统的“革命”已是该国最近15年来发生的第三次(前两次分别发生于2005年和2010年,均导致时任总统被罢免)。而在此之前的数年里,外国(尤其是中国)在吉尔吉斯的外商直接投资(FDI)以及中国资助的基础设施项目,均出现了显著增长。但随着目前反对派政客扎帕罗夫(Sadyr Zhaparov)的掌权,姑且不谈其对社会和政治稳定等基本问题造成的影响,他所大力标榜的“经济民族主义”主张获得了大批吉尔吉斯民众的支持,这将可能对外国在吉的商业利益构成潜在的威胁。

事件回顾与大事时间线

10月4日,吉尔吉斯举行议会选举;10月5日公布的选举结果显示,三个亲政府政党赢得了议会120个席位中的107席;诸反对党指控选举存在腐败和违规行为,尤其是所谓“猖獗”的贿选行为。

10月5-6日,数千名示威者走上首都比什凯克(Bishkek)街头,并冲击议会和其他政府大楼。政府动用警察和安全部队使用高压水枪、眩晕弹和催泪瓦斯驱散人群,并逮捕1200多人,冲突还造成1人死亡、600人受伤。期间,前总统阿坦巴耶夫(Almazbek Atambayev, 2011-2017年在任)、反对派政客扎帕罗夫(Sadyr Zhaparov)均被示威者从监狱中释放。

10月6日,吉尔吉斯中央选举委员会宣布,该国10月4日举行的议会选举结果无效;新的选举日期将在两周内重新确定。

10月6日,时任总理博罗诺夫(Kubatbek Boronov)宣布辞职;同日,35名吉尔吉斯议会议员在一家被示威者占领的酒店内召开“特别会议”,并通过投票任命扎帕罗夫(Sadyr Zhaparov)为代总理;然而,这次会议的出席人数少于法定最低的61人。

10月7日,吉尔吉斯诸反对党示威者举行集会抗议,对议会任命扎帕罗夫(Sadyr Zhaparov)为代总理表示不满,同时要求总统辞职;据路透社报道,至少3个不同的组织试图夺取领导权。

10月9日,时任总统热恩别科夫宣布首都进入紧急状态及实施12小时宵禁,并将持续至10月21日;同日,前总统阿坦巴耶夫遭遇一次未遂暗杀。

10月10日,前总统阿坦巴耶夫(2011-2017年在任)再次被捕入狱;同日,吉尔吉斯议会再次投票任命扎帕罗夫(Sadyr Zhaparov)为代总理。

10月13日,时任总统热恩别科夫以存在“代理人投票”为由,不认可10日的议会的总理任命,并要求议会重新进行投票。

10月14日,吉尔吉斯议会重新进行总理提名的投票表决,再次通过了对扎帕罗夫(Sadyr Zhaparov)的提名,并在同日被总统热恩别科夫正式任命为代总理。

10月15日,时任总统热恩别科夫宣布辞职。

10月16日,因处于总统第一继承顺位的国会议长拒绝代行总统职权,刚刚就任代总理的扎帕罗夫(Sadyr Zhaparov)遂成为代总统。

12月20日,吉尔吉斯初步计划重新举行议会选举。

明年1月17日,吉计划举行总统选举。

对中国在吉利益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在10月5-6日首都比什凯克(Bishkek)发生骚乱冲突期间,首都当地民众曾自发组织起“地方治安维持会”,以保卫首都免受来自该国各地反对派示威者(包括蓄意闹事者)的破坏和劫掠。可见,吉尔吉斯政局动荡的根源与该国城市与农村人口之间显著的分歧和彼此间深刻的成见有很大关联。  假如由扎帕罗夫(Sadyr Zhaparov)领导的反对派能够组建一个相对稳定的新政府(就目前看来,这一政府组建成功的几率很大),外国在吉尔吉斯的商业利益将可能面临遭受“经济民族主义”施压的重大风险。2012年以来,时任议员的扎帕罗夫一直呼吁将其故乡伊塞克湖州(Issyk-Kul)的Kumtor金矿“国有化”,并谴责目前拥有该金矿的加拿大Centerra Gold公司涉嫌腐败和环境违规;借此,扎帕罗夫赢得了大批农村人口的支持;有报道称,在本轮骚乱的最初数日,一处中吉合资的金矿和一家中方投资的炼油厂等外商利益,均曾遭示威者袭击。  由此可见,中国的商业利益存在在吉尔吉斯面临的风险或将呈上升趋势。考虑到自2012年以来,中国已成为吉尔吉斯的第一大外商直接投资(FDI)来源国:在2006-2017年间累计投资23亿美元,占吉尔吉斯所有FDI的50%以上,并占到吉国内生产总值(GDP)的7%。与此同时,在2008-2017年间,中国对吉尔吉斯国内基建项目的贷款也达到21亿美元。吉尔吉斯在与中国经济关系不断加深的同时,也伴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政治焦虑。  2020年2月,一项在中吉两国边境修建总价2.8亿美元的物流中心的计划被取消,而原因是吉当地居民认为该项目等同于“非法侵占土地”,并发起一系列抗议;2019年8月,一处中国拥有的金矿内的工人与附近村民发生冲突,造成约20人受伤,而冲突源于村民担心金矿会对当地环境造成破坏。考虑到吉尔吉斯农村地区人口可能对中方抱有“不信任”态度的总体氛围、中国目前在吉的经济参与程度,以及代总统扎帕洛夫长期的“经济民族主义”主张,预计中国在吉的商业利益存在,可能面临被放大成政治问题的风险。

【资料来源】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海外安保信息技术(北京安库)经贸摩擦预警中心、中国国际商会ICC-iCover全球安全研究信息数据库、G4S集团Hill & Associates公司、安库风险信息公司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