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白工业园积极探索第三方市场合作

发布日期:2020-07-27 09:40:51来源:世界知识作者:王超
由中白两国元首倡导、两国企业主导开发的中白工业园是2015年初启动建设的,迄今为止系中国在海外兴建的规模最大境外经贸合作区。

第三方市场合作是指中国企业(含金融企业)与有关国家企业共同在第三方市场开展经济合作。2015年6月,中国与法国政府正式发表《中法关于第三方市场合作的联合声明》,首次提出了“第三方市场合作”概念。几年来,中国已与一些国家政府发布关于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声明或签署谅解备忘录,也与一些国家政府建立定期交流机制协助企业开展这样的合作。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9年9月发布的《第三方市场合作指南和案例》显示,中国已与新加坡、法国、意大利等国在第三国开展基础设施、能源、金融等领域合作,部分项目已投入使用。

2018年起,德国杜伊斯堡港入股中国-白俄罗斯工业园(简称“中白工业园”),并正式接手园区部分建设和管理工作,这成为首个中外企业在境外经贸合作区中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案例。


2019年9月25日,中白工业园在《亚洲货币》杂志举办的2019年“新丝绸之路”金融奖评选中,获评“一带一路”倡议中东欧最佳项目奖。

中白工业园与第三方市场合作

由中白两国元首倡导、两国企业主导开发的中白工业园是2015年初启动建设的,迄今为止系中国在海外兴建的规模最大境外经贸合作区。工业园在开发和运营方面取得实质进展。2019年底,园区建设已基本完成,截至2020年4月底共引进投资项目60个,合同投资额近12亿美元。然而,由于园区在资金、技术、招商引资、开拓市场等方面能力有限,仅依靠中、白两国的力量不足以保证其可持续发展。

中白工业园面临的主要困难有四个:第一,融资压力大。目前,园区基础设施的投资资金主要来自于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国有银行贷款和中国政府提供的经济援助,融资渠道比较单一。第二,招商引资难,缺少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入园。第三,园区开拓外部市场不易。白俄罗斯不是欧盟成员国,无法享受到欧盟内部关税减免政策,且与欧盟国家的关系并不融洽,这导致园区产品销往欧盟市场之路比较艰难。第四,园区建设和运营亟需先进技术支持。

面对这些问题,中国企业尝试和德国企业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2018年4月,德国杜伊斯堡港口股份有限公司以0.7%的占股,正式加入中白工业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根据工业园官网介绍,该公司是园区的开发主体,负责园区开发与经营、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等事务。在该公司中,中方股份为68%,白方股份为31.3%,德国杜伊斯堡港占股0.7%。其中,中方股东由招商局集团等四家企业组成。业内人士认为,德方虽然占股少,但意义重大。

杜伊斯堡港集团深耕欧洲市场,对欧盟市场的准入标准、法律法规有着深入的了解,拥有丰富的国际运营经验。德方的加入将成为欧亚经济联盟国家与欧盟国家合作的桥梁,可以帮助园区开拓欧盟市场。加入园区后,德方股东参与了中白工业园在欧洲的招商引资工作。2018年8月,中、白、德三方合作举办德国物流企业专场推介会。同年12月,中白工业园组织中德贸易投资工作会议,成功吸引两家德资企业入驻园区。次年,中白工业园参加了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等活动,以吸引更多欧洲企业入园。

德方股东还参与了园区物流大通道的建设。2018年11月,招商局集团与杜伊斯堡港集团签署关于加强双方在中欧班列运营、物流枢纽配套设施建设等领域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19年7月,招商局集团中白商贸物流有限公司、杜伊斯堡港集团、白俄罗斯铁路公司、瑞士Hupac公司等又联合签署《关于组建中白工业园铁路场站项目合资公司的协议》。2019年,杜伊斯堡港正式接手中白工业园铁路场站的设计管理工作。据悉,铁路场站建成后,将实现园区与白俄罗斯铁路网的联通,还将推动中欧班列与园区的直接联系。杜伊斯堡港口集团总裁埃里希·史塔克今年5月受访时透露,杜伊斯堡港计划在2021年解决欧洲物流公司在中白工业园的落户问题。

境外经贸合作区能否成为第三方市场合作新平台

境外经贸合作区并非新事物。我国境外经贸合作区自2006年进入规模开发阶段。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加快了在境外建设经贸合作区的步伐,合作区成为“一带一路”产能合作的重要载体。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于2019年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9月,中国企业在46个国家共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113家(其中绝大部分合作区集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截至2019年11月,我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超过410亿美元,入区企业近5400家。

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发展瓶颈:第一,投融资渠道单一。我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大多设立在欠发达国家和地区,供水、供电、道路等基础建设工程量大,前期投入大。这些合作区的主要投资方为中方企业,且以民营企业居多。根据商务部、财政部相关规定,我国政策性银行重点优先支持已通过确认考核的合作区项目,有选择地支持我与合作区东道国政府共同关注的在建合作区项目。目前,通过确认考核的境外经贸合作区有20个。因此,大多数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基本依靠企业先期一次性投入,再逐步招商,这导致投资回报期长。很多企业缺乏融资渠道,面临较大资金压力。比如,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成立于2008年,前三年的年均利润为41.8万美元,而总投资高达8000万美元。第二,配套设施不完善。新加坡海外工业园区集研发、规划、建设、招商、融资、物流管理等功能于一体。但我国的境外经贸合作区目前在规划、咨询、金融等领域的服务功能仍不健全。我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可通过吸引发达国家企业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物流、金融等领域,完善配套设施。第三,技术水平有限。境外经贸合作区多建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其经济实力薄弱、技术水平落后,而我国境外经贸合作区投资以中低端产业为主,集中在纺织服装、家电电子等行业,若能吸引技术力量雄厚的国家企业共同开发、运营经贸合作区,通过这些企业带动高附加值产业入驻,可提升经贸合作区整体的价值体系链,增强经贸合作区综合竞争力。国际上也存在对我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的质疑声音。例如,欧盟利用反补贴调查审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下相关项目,并首次将调查对象聚焦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企业。加强与发达国家企业合作将有助于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企业海外发展及“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

目前,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中的第三方市场合作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据笔者统计,在我国境外经贸合作区中,仅中白工业园存在第三方市场合作。中白工业园是境外经贸合作区第三方市场合作的“试验田”,将为其他合作区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境外经贸合作区从原来的双边合作到建立多边的国际合作模式,二者之间不是升级演变的过程,企业仍需考虑实际收益,且多方合作也可能使境外经贸合作区开发和运营出现复杂局面,这也需企业权衡利弊。

(作者 王超 为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本文系中国社科院青年科研启动项目“苏州工业园经验及对中白工业园启示” <2020YQNQD00120>阶段成果)

本文刊登在《世界知识》2020年第14期

责编:赵萌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