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国家供应链在困境中寻求转型
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不仅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也给全球诸多领域带来了冲击,成为当前世界各国都需要面对的挑战。毫不夸张地说,这次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冲击将超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在疫情的影响下,全球供应链的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许多跨国公司面临巨大的压力,如何积极调整政策成为摆在其面前的一项必修课。与此同时,供应链的转移也给全球治理带来了许多新的思考。受益于全球化发展的东南亚国家,利用地区优势搭上了供应链发展的顺风车,却也在疫情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积极寻求转型。
2020年4月29日,中国向东盟秘书处捐赠抗疫物资。
跨国公司的困境与突围
此次疫情给全球供应链带来了较大冲击,对各国的产业和国际机制都产生了影响。为做好疫情安全防控工作,很多国家对进出口贸易和出入境均实施了严格的限制,导致贸易供应链不能正常运转。许多机构减少或停止了生产活动,导致社会生产停滞,这种状况很难保障供应链下游的原料正常供应。这就给跨国公司带来了很大影响:一方面,市场供应出现短缺引发价格上涨;另一方面,由于停工等原因,许多员工的薪资发放得不到有效保障,没有持续的工资收入,消费者购买力下降。
近期,石油价格的大幅波动引起国际市场的供应链发生变化,美股多次熔断又使很多上市跨国公司出现资金问题,这使得跨国公司的境遇雪上加霜。2008年金融危机和此后低迷的经济复苏过程,使国际社会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民粹主义兴起、逆全球化迅速发展,而此次疫情更是加剧了逆全球化的诉求。跨国公司的发展伴随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这种逆全球化浪潮势必给跨国公司发展带来挑战。
跨国公司要想缓解或克服疫情带来的冲击和影响,一定要寻求自身的综合发展,完善管理机制和市场经营制度,通过修炼“内功”,不断开拓新的渠道才能渡过难关。具体而言,跨国公司在严格防范疫情的同时,也要逐步恢复自身生产,在招工、生产、运输、货物接收等各个环节加强管理,对于复工之初有困难的环节,提供资金或制度支持,帮助下属企业克服困难,从而逐步恢复全球化的供应链需求,保证疫情期间跨国公司能够正常供应,弥补疫情带来的损失。此外,跨国公司需要提高科技水平,引入现代化办公手段。在疫情中,一些跨国公司运用新兴的科技以及现代化的办公程序,维持公司的正常运作,他们通过ZOOM、钉钉、腾讯会议等方式实现居家办公,既保证了防疫工作,也能够有效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由于受到国际形势的影响,东盟国家的跨国公司也面临很多问题。这些跨国公司的投资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国家和地区,较为依赖周边的资源和发展环境。一部分东盟跨国企业比较偏爱中国香港,因香港发展遭遇瓶颈、新冠疫情的影响,很多跨国公司的处境非常艰难。这就需要东盟国家的跨国公司积极走出亚洲市场,走向全球。然而在国际市场中,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跨国公司长期处于供应链下游,这种发展模式很难与西方跨国公司展开技术领域的竞争。东盟的跨国公司要想突围,就必须调整自身产业结构,这样才能更好地在世界市场中竞争,也能避免在地区发展中的重复建设。
供应链的转移与整合
供应链是由具有供需关系(上下游关系)的行业所组成,构成主体是企业。产业链主要是指行业供应链,由行业组成。因为各个行业由不同企业组成,这两个概念也具有内在联系。近些年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许多产业链开始向东南亚国家转移。中国不断寻求在国际产业链条中地位的升级和突破,通过提高科技水平,实现了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到科技密集型产业的过渡。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东南亚国家和中国的经济往来日益频繁,加上具有人口和资源的双重优势,许多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转移到东南亚国家。很多企业的供应链转移促使东南亚成为全球市场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然而受疫情影响,国际市场中美国需求下降的27%与欧盟需求下降的18%都转移给了外国生产商。发达国家不断减弱的需求,正在沿着新兴国家的贸易路线出现转移,主要供应链转移趋势出现在墨西哥、中国以及东盟国家。
疫情暴发初期,东盟国家所受影响较轻,全世界都依赖东盟国家防疫设备的生产供应。然而,随着疫情席卷全球,东盟国家供应链暴露出效率低、产能不足等问题,甚至在东盟国家内部也不得不限制口罩、呼吸机等防疫物资的出口来保证各国国内供应。对东盟国家而言,上游产业链的转移既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同时也面临一定挑战。因此,东盟国家需要构建多元化的供应链网络,提高效率并增强稳定性。东盟国家内部需要积极解决资本、技术、原料、劳动力等资源的配置和流动问题,保证供应链的不间断及正常运行。具体需要东盟国家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首先,要借助区域经济发展优势,整合资源,进行统一配置和调度,为完整的供应链提供各方面保证。东盟各国不能单打独斗,仅依靠本国的劳动力、生产资料等资源进行经济生产,还应该调动其他东南亚国家的生产资源以保证正常的供应链需求和经济发展。东盟十国领导人在4月14日举行了抗击疫情特别会议,介绍了各自防控新冠疫情的经验,呼吁进一步加强合作,努力维持贸易和投资畅通,确保供应链稳定,特别是努力避免食品、日用品、药品及医疗器材的供应链断裂。
其次,要提升科技水平,促进供应链多元发展。东盟国家不能只依靠西方国家的技术资源,始终在国际供应链的下游提供原料和劳动力等基础性生产资料,还要提高自身技术水平,优化经济结构、增强产品附加值,逐渐摆脱外来的技术压制。此外,东盟国家拥有庞大的人口数量,市场需求潜力大,在疫情中因流通困难造成的生产物资外销受阻,可以考虑扩大国内市场的需求,借此使内部的供应链逐渐完整,并摆脱外部地区对技术等环节的影响和控制。
此外,中国企业应该积极参与到东盟国家供应链的转型和变革之中,通过推进“一带一路”项目合作,实现与东盟国家贸易畅通,通过“共商、共建、共享”的模式加强和东盟国家在供应链上的合作,助力东盟国家经济发展,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双方需要顶住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浪潮的压力,以实际的合作成果巩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
综上所述,供应链的升级和转型是发展的必由之路。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要想在未来的国际博弈中占据优势,必须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充分提高技术附加值,走高精尖的发展道路。东盟国家也要抢抓机遇、顺势而为,利用地区优势夯实基础,逐步实现供应链的转型。
(作者分别为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研究助理)
本文刊登在《世界知识》2020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