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医疗卫生领域成中非科技合作新重点

发布日期:2020-07-09 09:40:55来源:光明日报作者:刘星喜
疫情冲击下,中非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加快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举措,特别在科技医疗卫生等合作是摆在中非面前新重点。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已然成了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如何联合抗击疫情为国际秩序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成为中非双方深化科技领域合作的首要任务。

中非传统友谊深厚,科技交流合作基础良好。20世纪70年代,中非已建立起官方科技合作关系。2009年“中非科技伙伴计划”则开辟了中非建立新型科技伙伴关系新局面。非盟《2024科技创新战略》强调积极寻求其他国家的支持与指导、合作与交流。疫情冲击下,中非如何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加快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举措,特别在科技医疗卫生等领域的合作是摆在中非面前的新重点。

在危机中把握中非科技合作新契机

首先,以科技创新促进共赢发展是中非人民的共同愿望。由于科技相对落后,非洲经济长期以来严重依赖低附加值初级产品出口,加上研发资金和科研经费不足,科技人才外流严重。因此,从非洲新时期各种政治和政策声明中可以看出非洲领导人和公众逐渐意识到科技的重要性,并且加大了科技创新投入,期望通过科技进步来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降低贫困和实现食品安全,控制传染和非传染性疾病以及减缓环境恶化。

非洲社会民众组织以及非洲智库运用本土知识支持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公众对科技创新的认识和理解。他们在生物多样性与安全、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法相关科技创新政策的辩论中贡献了力量。自2013年以来,非盟着手制定《2063年议程》,旨在50年内建成地区一体化、和平繁荣新非洲,并明确“到2063年非洲制造业占GDP比重50%以上”。2050年,非洲的城镇化率将上升至61%。非洲将技术变革作为非洲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和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借力点,数字经济增长迅猛,预计到2025年非洲数字经济对GDP的贡献将达到3000亿美元。随着非洲工业化、城镇化、数字化不断推进,非洲中产阶级快速崛起,根据非洲发展银行预测数量已达4.2亿。

非洲日益增大的中产阶级意味着,到2030年非洲居民消费支出有望达到2.2万亿美元。如今“崛起的非洲”“充满希望的大陆”“非洲的世纪”已成为全世界赋予这个地区的新标签。中非作为发展的共同体,始终心连心,共命运。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加强科技合作,共同推动发展。

其次,拓展科技创新合作领域是中非共赢发展的时代要求。《非洲科技综合行动计划(2014—2024)》提出,要求各成员国的科技发展资金要达到GDP的1%的最低标准;并提出促进科学、技术与创新在各个优先领域能够有效实施、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创新政策制定水平等五大战略目标,确定了消除饥饿、预防和控制疾病、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发人才资源等六个优先发展领域。这些科技政策和战略规划的实施有利于突破非洲技术发展的瓶颈,科研环境的改变和基础条件的改善有利于吸引海外科技人才的回归,同时该战略规划的实施还可以增强非洲民众对科技发展的信心和动力,从而为非洲的科技复兴和经济腾飞打下基础。

开发的项目针对非洲的发展困境而提出,如对非洲传染性疾病的控制和治疗等。但由于科研经费依赖国际援助,致使非洲大多数科技创新项目主要满足国外资助者的兴趣和需求,与本土的实际需求相脱离。多数科研计划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且研究周期短,缺乏长远谋划,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欧非战略、印非科技计划等旨在促进非洲科技创新战略的发展的双边以及多边合作计划也不可能根本改变目前非洲科技的发展现状。此外,非洲科技组织主要依托高校建立,与企业联系较少,社会贡献弱。面对非洲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中非双方应不断拓展科技合作空间和领域,尤其在推动非洲加强互联互通和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建设方面,更要拓展新业态合作,促进中非共同发展。

在互惠中构建中非科技合作新机制

进入新时代,中非双方的科技合作日益紧密,签署了多个双边科技合作协定,政府间科技合作联委会机制也在许多国家建立,科技合作包括农业、生物、医药卫生、信息通信等多个领域,合作形式多元多样。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指引下,中非科技合作研究愈发蓬勃发展,中非科技合作与交流新机制正不断建立。

非盟主要关注的科技领域包括消除贫困、疾病防控、食品安全、人力资源开发、农业发展、能源开发、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技术、环境保护以及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等。在消除饥饿与确保粮食安全方面,中非双方可在农业栽培、播种、土壤、气候协调技术以及农业产业链,再加工、分配以及基础设施和技术改善方面合作推进;在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方面,加强HIV/AIDS、肺结核、疟疾、新冠肺炎等预防和医疗合作;在通信业方面,加强基础设施、能源建设、信息技术开发等;在资源环境保护方面,加强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大气物理学、空间科技、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水循环和河流管理知识与技术研究;在社会建设方面,加强泛非文化和次区域一体化研究、城市管理等合作;在人力资源建设方面,加强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等。

将我国的科技优势领域服务于非洲,可使中非科技合作实现彼此互惠互利,共同发展。比如,非盟科技发展战略确定农业技术和农业产品技术发展为重中之重,而我国以农业大学科研为关键攻关手段,以农业试验田为特色的农业科技实践活动,可以作为我国与非洲农业科技合作的重要手段。

一是,通过选派中国农业优秀科研人员前往非洲实地考察、合作研究,着重解决事关非洲农业发展的培育、播种、收割问题。

二是,以非洲农业现状为背景,选取有利于非洲农业发展和农业生产的中国农业科技成果移植到非洲,加强技术增值,扩大农业关键技术更大范围推广运用。

三是,中国对非医药卫生援助与合作将在当前疫情形势下更加紧密。中方提出,将继续全力支持非方抗疫行动,提供物资援助、派遣医疗专家组、协助非方来华采购抗疫物资,建设非洲疾控中心总部,同非方一道实施好中非合作论坛框架内“健康卫生行动”,共同打造中非卫生健康共同体,并承诺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率先惠及非洲国家。

四是,非洲气候以及地形地貌特征导致的水资源分布十分不均,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凸显,非盟也将水资源利用作为科技创新优先发展领域的旗舰项目。我国可以在援助非洲水利工程建设同时,在非洲水资源综合利用、水资源跨流域调配,防灾减灾研究、水污染防控与水环境修复等领域开展合作研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构建多平台合作为中非科技发展护航

非洲的国际/国别科技组织按照层次,可分为在非洲的全球性国际组织、全洲或次区域国际科技组织和各国的国家科技组织。针对在非洲的全球性国际科技组织,由于其与非洲有长期的科技合作关系,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技合作网络,积累了丰富的对非科技合作经验,可以选送科技人员尽量融入国际科技组织,借助其经验和操作模式,提升双方的科技合作水平和影响力。针对全洲或次区域国际科技组织其科技体系不够完善,可协助其制定科技发展政策,规划资助领域,以及实施项目监管。针对各国的国家科技组织,可聚焦各国的核心科技需求,开展相关科技项目的示范引领、合作研究以及技术推广。

我国的科协及其下属学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科技组织,在积极推动中非科技合作中可以发挥有效作用。科协及其下属学会可以统筹布局对非科技合作计划、筹措对非科技合作资金、建设对非科技合作基地、监管对非科技合作项目。国内高校在对非科技人才培养与培训,教育援助等方面可以发挥重大作用,如通过中国与非盟教育部门在科技课程设置和科技知识传授方面加强交流,推动非盟科技教材和课程的开发和设置,帮助非盟进行科技基础教育改革规划;开展对非盟科技培训人员专业知识培训;与非盟合作投资建设科技实验室和科技馆,开发科技知识宣传等,营造有利于非洲科技知识发展的教育环境;借助非盟教育战略提出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项目,联合大型企业建立中国与非盟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国际实习制和师徒制,实现职业技术人才企业化和市场化。企业单位科研组织可以联合非洲企业和部门通过产品展览会、科技博览会等展示活动,联合举办行业、学术和科技经验的交流研讨会与参观活动,带动非洲科技水平的提升与产业转化效率,不断推动非洲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要加强科技人才对接。中非科技合作的关键是科技人才的支撑。要完善中非科技人才培育机制,深化科技合作重点领域人才对接,加强培训交流,在项目合作中提升科技攻关能力,建立“中非科技顶尖人才数据库”。

二是,要改进科技人才评价机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业绩导向,改进和创新科技人才评价方式,提高我国科技人才服务非洲经济发展的动力。要创新中非科技人才双向流动机制,既选派骨干科技人才赴非开展项目开发,又引进非洲科技人才参与专项合作,扩大科技人才资源。

三是,要建立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加大经费支持保障,设立人才专项计划,提升中非高层次科技人才规模。当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将与非洲科技合作作为国际科技合作的战略重点,尤其是各国都加大了对非洲资源、环境、生物多样性、工程等方面的研究。从一定意义上讲,这抓住与非洲的科技合作契机将带来新的发展增长点。中非传统友谊深厚,在推动与非洲交流合作中具有天然优势。要进一步加大中非科技合作的经费、项目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引导更多科技工作者深入非洲、研究非洲、建设非洲。

四是,要建立评估保障体系,加强中非科技合作评估与咨询服务平台建设。中非科技合作需要以加深互相的沟通与理解,以此为基础方能以我国的科技力量,解决非洲之所需,促进中非科技合作。非洲领土广阔、国家众多、区域间差异大、情况错综复杂,在中非科技合作方面需要建立强有力的评估和咨询服务平台,让我国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科技产品更好地走进非洲,服务非洲,发展非洲。

(作者:刘星喜,系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科技问题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副教授)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