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新冠疫情对跨境企业的影响及应对

发布日期:2020-06-08 09:55:41来源:微信公众号 国际工程与劳务杂志作者:章海建/丁瑞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不仅对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重大威胁,而且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如何建立科学的应急防控机制,高效应对全球疫情影响,成为每个跨境企业必须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国际工程与劳务杂志,本网获授权转载)

作者:章海建/丁瑞

单位:中国铁建国际集团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不仅对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重大威胁,而且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如何建立科学的应急防控机制,高效应对全球疫情影响,成为每个跨境企业必须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

疫情对中国跨境企业的影响

一、引发市场信任危机

疫情发生会让原本持续疲软的世界经济形势加速下行,国际社会对全球经济形势的悲观情绪加大,投资建设信心受到重挫,国际市场更加萎靡,这些都会给跨境业务的开展带来巨大影响。而缘于对疫情的恐惧心理,人们往往会对发生疫情的国家产生心理上的排斥,进而延伸成为对来自疫情国家的人的抵触,并在业务交往过程中降低既有的信任感。对正在跟踪的项目谈判,业主会受疫情影响,暂停既定的谈判,甚至于另寻合作对象,进而导致项目流产。对已经签订合同、尚未实施的项目,也会因为不可抗拒力,而面临中止合同风险。

二、导致项目成本提升

随着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和加重,势必引起全球社会的恐慌,加之各国为了防控疫情,会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暂停一些密集型的产业和行业。社会物资随之紧缺,从而导致物价上涨。据国际劳工组织分析,此次新冠疫情引发的公共卫生安全危机扩散,恐导致全球多达2500万个工作岗位消失,这将造成企业用工紧张,尤其会使国际工程领域用工受限,并导致劳动力成本大幅跃升。此外,随着各国采取严格的航空管制和出入境管理,给物流运输带来限制,又会引发设备物资紧缺和价格上扬,等等因素都会给跨境项目的开展造成成本风险。

三、导致跨境企业及项目管理难度加大

新冠疫情的传播考验着各国综合治理能力,特别是应对公共卫生安全危机的能力。企业同样担负着做好疫情防控的社会责任,需要在疫情来临时及时响应,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并将这种措施渗透到企业活动的方方面面,为企业生产经营及员工生活提供安全可靠的卫生环境,保护好员工生命健康安全,这势必给企业管理带来非常大而具体的工作量。

四、容易造成后疫情时期的次生影响

疫情期间,各国政府采取的人员出行管控、交通管制、生产关停等措施,对项目工期带来很大影响,企业极有可能会面临工期索赔。

此外,受疫情影响,企业员工的身心健康容易受到很大冲击,尽管企业会积极干预,帮助员工恢复身心健康,但在后期也有可能会面临员工向企业申请健康索赔的情况发生。

基于疫情防控“三要素”的应急机制的建立

一、疫情传播特性分析

疫情的传播成链式反应,需要有特定的载体——人、时间和空间。其中人是最为主要的载体,更是做好疫情防控的核心;时间就是生命,同时也是机会;空间是资源,同时也是策略。概括起来讲,就是要从人员上加强预防和对确诊人员救治,从时间上争取机会,从空间上阻隔传播的途径,进而切断疫情进一步蔓延的渠道。

二、跨境企业疫情应对的思路

1.用好时间、空间两个资源

面对疫情来袭,需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必要时生产经营作出时间上的牺牲,争取疫情防控的主动,为后期的生产经营保存实力。中国铁建国际集团(以下简称“铁建国际”)牢牢把握疫情传播需要一定时间这一特定条件,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初,就迅速作出疫情研判,抢在中国传统的大年初一就开始,着手储备防疫物资,并采取最严格的防控措施和人员出入境管理,阻隔疫情向企业蔓延和向境外输出。

公司充分利用空间天然隔离优势,通过管控人员流通,外防输入,内防扩散,阻隔疫情在企业内部传播。同时,在防护物资紧张的情况下,利用疫情在不同地区和国家发生和传播情况的差异,通过跨境调拨的形式,实现境外与境内的交换,境外与境外的互换,为境内外机构筹集充足的紧缺防控物资,为打赢防控阻击战赢得时间。

2.建立以人为本的联防联控机制

疫情防控必须着眼它的传染性,在企业内部树立一盘棋思想和工作格局。铁建国际结合疫情形势建立灵活机动的防控政策,强调总部政策要稳,做好顶层设计;境外机构政策要活,做到因地制宜;资金政策要托底,确保各项保障及时到位。

严格实行分类施策。根据公司境外单位所在国家、地区疫情和卫生健康能力,将所属单位划为防控不同等级,并视疫情发展情况进行动态调整,由集团总部分类指导、分区督导境内外单位协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内外一致建立迅捷可行的应急措施。所属中东区域公司、北非区域公司等境外单位,采取AB角工作替代方案,以及居家办公与错峰上班相结合的工作形式,尽最大可能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同时注重加强全员参与的预案预演,通过对日常防护措施的实操演练,查漏补缺,完善机制。

重视加强对外籍员工的疫情防护工作,实行无差异的管理措施,对进出频繁的外籍员工采取分开办工的办法,有条件的可以为长途上下班的外籍员工提供食宿,减少外出带来的风险。在严格控制群集性活动的同时,充分尊重外籍员工宗教信仰习惯,通过临时改建内部祈祷室,满足疫情防控与宗教活动的协调共存。

3.基于人的需要加强舆论引导

着重针对企业员工面对疫情的复杂心理和对各种政策的了解,加大对内宣传力度,广泛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及时宣贯党和国家相关决策部署精神,传达总部有关工作安排,向员工开展防疫知识普及,不断提升全员科学防疫、共克时艰的信心和决心。

境外宣传要注重赢得属地信任。铁建国际旗下中东区域公司等境外单位结合驻在国实际,制定多语种的疫情防控手册,向业主、合作伙伴、外籍员工宣贯中国防控做法,介绍防护知识。铁建国际积极开展援外活动,紧急从国内购买大批呼吸机等医疗防护物资,捐助遭受疫情严重的阿尔及利亚等国家政府和医疗机构,受到属地各方一致好评。

注重关注员工心理健康,集团总部领导亲自电话联系帮助境外人员做思想工作,并专门聘请心理专家开展援助活动,帮助答疑解惑,疏导和化解因疫情引发的心理压力和忧虑情绪。

疫情防控期间保生产、促经营的对策

一、把握二者辩证关系

一方面要突出疫情期间的抓防控首位意识,防止思想麻痹、措施缺失,杜绝在企业内部发生疫情,引发大规模停工,甚至出现人员病故等恶性事件的发生。

另一方面要在做好充足防护措施的同时,抢抓机遇,赶在疫情出现新变化之前,组织好生产经营活动,通过各种劳动措施和激励办法提高效率,尽可能为生产经营抢得时间和空间。

二、尽可能保证用工

紧盯疫情发展情况和驻在国出入境管制情况,通过与使馆、商会保持密切联系,积极协调安排境外员工及早返岗;采取居家远程办公的形式将人员滞留影响降到最低。

要善于用好疫情引发员工失业时机,加大驻在国的用工力度,适度提高属地用工劳动报酬,减少跨境劳务使用,避免人员频繁流动,在降低传染风险的同时,最大可能解决用工难问题。

三、强化国际资源整合能力

要着眼影响生产经营的重大问题,有效匹配国际先进的技术、装备和高端人才,通过拓宽第三国采购渠道,加大设备物资采购力度等手段,化危为机,为生产经营提供保障。

四、多措并举降低损失

要用足、用好国家和驻在国应对疫情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尤其是为了后疫情时期刺激经济所提供的优惠金融政策和优质金融服务,通过申请合理补贴的形式降低企业损失。要加强疫情对生产在建项目影响的评估,注重做好材料收集整理,为后期开展变更索赔积累基础,合法合理争取利益最大化。

五、加强舆论宣传和合规经营

通过宣传中国在疫情防控方面的成功经验做法,增强企业开展疫情防控工作透明度,全力取得当地政府对所属境外公司的信任。及时关注驻在国为应对疫情所出台的各项管制措施,以更严的标准有序合规开展各类生产经营,避免因不知情或不理解而造成的任何有可能的法律风险,赢得当地政府和业主的尊重,为持续健康滚动发展积累基础。

(原文标题:突出防疫三要素建立科学应急机制)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