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国企改革为中企投资带来商机
(本文转载自微信ID Investment_Reference 中国投资参考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COXeCxd9W5p4_0YaHiM5bA)
(本文作者 黄云卿 中非发展基金研究发展部)
导读
南非国企掌握的大多资产质量并不差,一些行业与我国相似,中资企业应与寻求战略合作的南非国企在资本、技术、管理经验、产业链等各方面实现优势互补
●南非国企发展的历史沿革
●南非国企改革迫在眉睫
●拉马福萨新政:稳步推进国企改革
●中国对南非投资迎来机遇
南非国有企业存在治理缺失、经营不善、效率低下等问题,造成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输,这主要是由行政过度干预、腐败和预算软约束等原因所致。南非现任总统拉马福萨(Cyril Ramaphosa)上台后提出了国企改革的目标,希望通过理顺政企关系、重组、适度私有化等措施,来提升南非国企经营效率和竞争力。中国与南非同为金砖国家,建交20年来保持着良好的双边关系。南非国企改革将对南非经济格局与中南经贸合作产生重大影响,中资企业应顺势而为,把握对南非投资新机遇。
南非国企发展的历史沿革
南非国企的发展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初,大批英国企业在英布战争结束后进入南非,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为避免被边缘化,当时的统治者阿非利卡人(Afrikaner,荷兰人后裔)发起成立南非铁路公司、电力公司、钢铁公司等国有企业。20世纪上半叶,为满足南非资源型经济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批国有企业相继建立。到20世纪80年代,这些企业已成为南非重要的产业政策工具,由政府为其产品和服务提供补贴。随着新自由主义的兴起,英国、法国、德国等西欧国家及大批中东欧国家陆续对本国国企实施私有化,受此影响,1987年南非白人执政党国民党(National Party)启动私有化进程,开始出售南非国企的股权和资产。20世纪90年代,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终结,为了向国际投资者释放市场开放的信号,黑人执政党非国大(ANC)曾一度延续国企私有化思路,姆贝基执政期间出台了《关于加快重组国有资产的议程》(An Accelerated Agenda Towards the Restructuring of State-owned Assets)等一系列有利于私有化的政策文件。
然而,国企私有化带来的种种弊端在南非社会引发了争议,迫使南非政府不得不作出改变,将国企明确为引领南非经济发展和产业进步的实体,以保障处于弱势地位的黑人能以较低的成本享用电力、交通、通信等公共基础设施。在竞争性选举体制的激励下,尽管南非国企在经营业绩、决策效率和透明度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但为了迎合人口占绝对多数的低收入黑人群体的诉求,南非政府始终不遗余力地对其给予支持。
目前,南非共有700多家全国和地方性国企,覆盖电力、交通、通信、能源、国防等各个领域。南非公共企业部(DPE)负责管理国企事务并代表政府持有股份,由DPE直接管理的大型国企共7家,涉及重点民生领域和国家战略资源等多个方面,包括电力领域的国家电力公司(Eskom)、交通和油气运输领域的国家运输公司(Transnet)、国防军工领域的Denel、钻石开采业的Alexkor、南非林业公司、南非航空公司(SAA)等。此外,全国性的大型国有企业还包括金融领域的南非开发银行、土地和农业银行,能源领域的中央能源基金、国家石油公司等。
南非国企改革迫在眉睫
国有企业往往兼具营利性与公益性的双重属性,其本身作为市场主体要追求经济效益,政府还要通过国企对国民经济进行干预,以实现社会效益。定位清晰、运营良好的国企能够在经济和社会效益之间找到平衡。然而,南非国有企业因种种原因,导致权责不明、治理缺失、经营低效等问题长期存在,造成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输。
政府过度干预。南非国企效率低、缺乏自生能力,与政府过度干预有直接关系。国企决策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执行政府意志、实现政府目标,背负了过多政策性负担,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位置。国企承担着稳定就业的重任,然而大量冗员意味着庞大的福利开支,南非政府不得不提供政策性扶持、补贴和保护。政府过度干预国企运营,导致非竞争性的行政性垄断出现,不但不利于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的提高,还可能导致市场竞争机制扭曲失灵。
腐败问题突出。南非国企是一些腐败政客与不法商人滥权谋利的重灾区,通过国企采购、关联交易输送利益的情况屡见不鲜,使得南非国企难以改善低下的经营效率,并带来更大的财务亏空,国企治理体系被不断侵蚀。
预算软约束。由于经营不善,南非一些国企不得不通过政府输血或对外举债维持运营,处于“预算软约束”状态。以Eskom为例,过去十年其经营情况始终不理想,电力设施老化失修,新建项目管理低效,超概算、超工期问题严重,电费收缴不力,大量冗员导致工资和各种福利开支剧增,只得依靠贷款维持运营,迄今负债超过4000亿兰特,占国家总债务的15%。为保障电力供给,南非政府不断为Eskom提供紧急救助资金来偿付到期贷款。已濒临破产的南非航空公司、南非广播公司等同样靠着政府补贴而勉强维系。
拉马福萨新政:稳步推进国企改革
2008金融危机以来,南非经济一直低位运行,2013年起增速从未超过2%,2016-2018年期间均出现过季度负增长,今年一季度增幅为-3.2%,创10年来最低,二季度有所好转,但现阶段仍处于自1945年以来最长的下行周期。2018年初,拉马福萨接任总统,为摆脱经济增长停滞的困境,他提出一揽子改革计划,其中国企改革备受关注。总体来看,目前南非政府更希望平稳有序地推进改革,更注重市场竞争秩序重塑,以及国企能力的提升。
理顺政企关系,为改革提供制度化保障。为确保改革顺利推进,南非政府在理顺政企关系方面率先发力,从宏观上加强引导,从微观上减少干预,尤其是坚决遏制利益集团绑架国企牟利的行为。拉马福萨上任后,果断启用在财经界享有较高声望的戈登(Pravin Gordhan)出任公共企业部长,随后戈登打出“组合拳”,为改革扫清障碍。一是强化公共企业部对于引导和支持国企改革的作用。二是对国家电力公司、国家运输公司等重点企业董事会进行改组,涉贪腐弊案的高管被悉数撤换,能力突出、经验丰富、廉洁自律的专业人士被委以重任。三是修补国企采购政策漏洞,严防权力部门介入政府采购谋取私利。
稳步推进重组,通过拆分、合并提高经营效率。目前拉马福萨拟实施的国企重组方案中,Eskom的拆分和南非航空、快运航空、芒果航空(Mango)的合并最受关注。Eskom是非洲最大电力公司,产能约占南非电力的95%,控制了发电、输电、配电等各个环节,但由于负责不同环节的部门非独立核算,经常相互推诿责任。因此,Eskom的改革要优先解决权责划分的问题,将其按照发、输、配一拆为三,权责更加明确,绩效高低一目了然,新拆分出的企业不得不强化市场化经营能力。航空业改革更需要整合资源、减少内耗,南非航空、芒果航空、快运航空在航线上有部分重叠,存在低效竞争的情况,将三家公司合并,按照国际、地区和国内对业务边界进行清晰划分,为乘客提供多元化服务,将极大提升南非航空业的国际竞争力。
适度实施私有化,引入战略投资者。20世纪90年代后期,南非政府曾尝试对国企进行私有化,结果喜忧参半。电信公司Telkom经部分私有化,引入国外战略投资者,最后成功上市,至今效益良好,而Transnet的部分非核心资产私有化则导致数万人失业。拉马福萨提出国企改革后,南非国内关于私有化的讨论再度升温。南非财政部表示将对经营不善的国企实施部分私有化,国际评级机构穆迪为南非国企改革提出私有化建议,一些国企的管理层内部也认为,引入战略投资者、出售非核心资产是缓解财务压力的可行办法。然而,主要反对党经济自由斗士(EFF)以及南非全国矿工工会、金属业工人工会等,则强烈抵制私有化,担心国企裁员会带来大量失业,也对权贵势力借机侵吞国有资产心怀疑虑。为避免被反对党更多地政治渲染,泛化“国有资产流失”概念,南非政府对国企私有化会较为审慎。
中国对南非投资迎来机遇
南非金融体系健全,工业基础扎实,基础设施完善,是非洲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也是一带一路建设在非洲的桥头堡。中国已连续十年成为南非最大的贸易伙伴,南非连续九年成为中国在非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18年双边贸易额达419亿美元。中国对南非累计投资达70亿美元,在南中资企业超过300家,涵盖矿业、制造业、通讯、金融等各个领域。早在2007年,中国工商银行就收购了南非标准银行20%的股权,成为南非第一大银行的最大单一股东。
南非国企改革有望引领中南经贸合作不断深化。2015年,时任南非副总统拉马福萨访华期间,就曾提出希望学习借鉴中国经验来推动南非国企改革。南非国企存在不少问题,但掌握的大多资产质量并不差,一些行业领域与我国相似,例如南非以火电为主、跨区域电网建设都与我国情况相近,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经验与电力行业的改革模式,对南非都有可资借鉴之处。应当鼓励中资企业以市场化方式参与南非国企改革,把握契机加大对南投资力度,加强研判南非国企改革的政策导向,及时跟进重点企业改革进度,大力培养国际化人才,与寻求战略合作的南非国企在资本、技术、管理经验、产业链等各方面实现优势互补,推动中南经贸合作提质升级。
编辑 | 张 梅
设计 | 高 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