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界哀叹:中国游客去哪儿了

发布日期:2019-08-19 16:44:51来源:参考消息网作者: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8月16日发表文章称,受中美关系紧张影响,赴美中国游客人数大幅减少,美国相关行业倍感压力。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8月16日发表文章称,受中美关系紧张影响,赴美中国游客人数大幅减少,美国相关行业倍感压力。

文章称,美国商界为特朗普总统作出的延迟对部分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决定而欢呼,但美中关系紧张仍在扰乱另一种宝贵财富的进入。成千上万的中国游客避开了美国,不把美国作为度假目的地。从珠宝品牌蒂芙尼到凯悦饭店,很多公司都在计算损失。

文章称,对美国旅游和酒店业公司来说,中国游客具有特别的吸引力。据美国旅游协会统计,包括乘机和住宿费用在内,平均每位中国游客在美旅游期间花费达7000美元。

不过,在经历了几年两位数增长后,中国游客人数2017年仅增长了4%,而去年出现了自2003年以来的首次减少。去年赴美旅游的中国游客有299万人次,同比下降了6%。据美国一些主要企业的高管们说,今夏延续了这种颓势,中国游客人数减少正在影响他们的利润。

旅游经济咨询公司总裁亚当·萨克斯说:“鉴于过去10年中国游客在外国游客中所占比重很大,一些公司确实忧心忡忡。”

文章称,梅西百货公司今年二季度销售额出人意料地疲软,它表示部分原因是由外国游客带动的销售额下降了9%。这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杰弗里·金尼特说,游客人数下降不是一个小问题,因为针对游客的商品销售利润率很高。他说:“他们更倾向于全价购买,而且几乎不会有退货。”

分析家们称,有多个因素可以解释赴美旅游人数下滑的原因:从美国的签证发放规定更严格到中美贸易战影响扩大。

今年夏天,有旅游顾问提醒中国游客在美国有遭遇“枪击、抢劫和盗窃”的风险,也可能受到当地执法人员的“骚扰”。旅游经济咨询公司的萨克斯说,据他了解,这样的提醒促使一些学生和旅游团取消了赴美行程。

据美国国家旅游局的统计,在去年赴美旅行的外国游客中,中国游客占比不到8%,不及英国游客近12%的占比,但中国游客对美国经济的贡献超过了来自任何其他国家的游客。

以蒂芙尼公司为例,多亏外国游客的贡献,其在美国的零售业务获得了“两位数”增长,但今年一季度公司收入同比下降了25%。公司股价过去6个月下跌了11%。公司称,中国游客减少导致的营业额跌幅更大。

文章称,在梅西百货,约40家门店受中国游客减少影响最大。金尼特说,梅西百货公司正竭力寻找各种方法,吸引更多的国内游客和当地顾客。他说,“我们正在想方设法抵消”由于中国游客减少而造成的生意下滑。

不过,另有一些企业高管表示,他们采取延缓策略以观其变。缤客控股公司(Booking)首席执行官格伦·福格尔说,重要的是,不能仅仅因为暂时的变故就退缩回去。长远来看,中国仍存在着巨大的商机。

英媒称,自美国政府誓言就关于中国利用美国技术——包括以技术转让换取市场准入和窃取知识产权——的长期投诉进行调查以来,已过去了近两年。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8月15日报道,这项调查最初只针对少数目标的贸易投诉,如今却似乎变成了对于美国那些全球技术领袖的一个转折点,促使股市在本月急剧震荡。

例如,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推特上扬言要征收新一轮关税后,苹果公司的市值在3个交易日内蒸发了约900亿美元。日前,在推迟征收这些关税后,该公司市值又上涨了500亿美元。但到14日收盘时,由于担心贸易战会导致更广泛的经济增长减速,该公司市值又减少了400亿美元。

报道称,贸易战若得到解决,这样的骚动或许还能平息。但许多科技业高管认为,他们的世界将永远改变——而且不是以他们曾希望的方式发生改变。

网络设备制造商思科系统公司首席执行官查克·罗宾斯认为,与中国的斗争产生了三大广泛影响,而白宫尚未拿出抵消这一痛苦的积极举措。也许,出乎意料的是,思科等公司迄今为止设法抵制了大多数不利因素——但这一情况也许正发生变化。

第一个影响与对中国客户的销售情况有关。美国政策的本意是向美国科技企业进一步开放市场,但如果说产生什么影响的话,那就是适得其反。

多年来,思科公司对中国一些电信集团的销售额已一直在下滑,但大型国有企业如今对该公司直接关上了大门。罗宾斯日前抱怨说:“我们没有收到投标邀请,甚至不再获准参与竞标。”

第二个打击来自对输美商品征收的惩罚性关税。白宫本周推迟对iPhone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等消费品征收关税,以防止对今年购物季销售额造成影响。但推迟本身就等于承认,如果之后加征关税,将给苹果等公司造成损失。

罗宾斯列出的第三个负面影响是经济方面的。迄今为止,全球经济经受住了贸易战带来的大部分影响,但这种情况可能将发生改变。

报道称,迄今为止,对于这场曾被说成是为了其利益而发起的战争,科技行业几乎没有什么值得欢呼的。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