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再点赞,未来10年亚太将从中国获3490亿美元净福利
重点:
❶能否通过走传统增长道路实现经济融合?如何实现经济增长与社会包容和环境可持续之间的平衡?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值得其他发展中国家借鉴。
❷ 亚太经社会3月发布的《中国经济转型及对亚太地区影响》报告也认为,未来10年,亚太国家预计将从中国经济发展中获得3490亿美元净福利提升。
亚太经社会官网报道截图(图片来源:中国日报网)
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亚太经社会)8日在其官方网站发布文章指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将在贸易、投资等领域给亚太地区其他经济体带来重要积极影响,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值得其他发展中国家借鉴。
文章认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参考案例。过去四十年,中国已经成为该地区最大的经济体,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经济体转变为一个工业强国,现在又越来越多地转向以服务业为导向的经济体。然而,经济结构快速变化也带来一些压力。其中,最突出的是人口增长放缓和自然环境承载能力等问题。
不过,最近的政策和措施表明,中国更加重视经济增长的质量。中国开始实施结构性改革,以期同时实现创新、包容和可持续发展的增长路径。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外部需求疲软、劳动力萎缩、资本积累放缓,中国仍将保持相对较高的经济增长率。
文章称,中国进行的供给侧改革侧重于技术和创新。中国确立了到2030年成为“国际创新领导者”的目标。中国开始提升经济增长包容性,确立了到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加强社会保障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更多资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补贴和贷款贴现。此外,中国在加快向清洁能源转型的同时,采取了严格的措施来遏制污染。
亚太经社会3月发布的《中国经济转型及对亚太地区影响》报告也认为,中国经济正朝着更加创新、包容和可持续方向发展,给本地区发展带来重要机遇。未来10年,亚太国家预计将从中国经济发展中获得3490亿美元净福利提升。
文章最后总结说,中国走向可持续未来的政策能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启迪。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转变思维方式非常重要和紧迫。
与联合国发展规划不谋而合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与联合国所秉持的理念更是高度契合。联合国也多次为“一带一路”打call。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指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涉及经济合作,也是旨在通过经济合作改善世界经济的发展模式,是使全球化更加健康、进而推动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的路径。联合国亚太经社会执行秘书阿赫塔尔曾表示,中方积极推进国际发展合作,举措有力。中方推进全球伙伴关系建设,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意义重大。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以下简称人居署)执行主任华安·克洛斯博士也曾表示,“一带一路”倡议重视互联互通,支持国家之间建立和发展良好关系。人居署完全赞同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
联合国目前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抓紧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今后实现“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等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而努力。而在推进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过程中,没有足够的资金,联合国就难以对发展中国家提供足够的支持,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一带一路”倡议同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议程高度对接,都是以绿色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共同发展。它们彰显的是对多边主义和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支持,有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它带来了广阔的国际投资和合作的空间,有助于实现更加公平的全球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带一路”倡议对促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有实质性贡献。
因此,双方近年来合作紧密。2016年9月,中国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签署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这是中国政府与国际组织签署的第一份共建“一带一路”的谅解备忘录。同年11月,联合国大会首次在决议中写入“一带一路”倡议,决议得到193个会员国的一致赞同。
目前,“一带一路”的核心理念已经被写入联合国文件。鉴于“一带一路”倡议和联合国宗旨高度契合,联合国和中国政府的相关合作也可期待。
来源/中国日报网、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