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企业海外经营ESG案例分享
近年来,ESG(即环境、社会和治理)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全球投资经营的热门话题。投资方投资决策的评估对象已从单纯的财务表现评估,扩展到看重包括ESG在内的企业全方位业绩表现,经营方无论是出于吸引资金的被动需求,还是平衡发展的主动考虑,亦将ESG理念融入日常的内部控制和企业经营愿景。
联合国在2015年召开的可持续发展峰会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目标,即旨在2015-2030年间以综合方式彻底解决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
此后,ESG的概念才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发展和重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ESG方面的关注起步较晚,但在近两年日益受重视,现有大量研究集中在ESG报告框架体系的建立、ESG与投资的关系、公司披露ESG指标等外显方面,对于企业如何切实将ESG理念反应在经营活动中,采取哪些具体措施,却鲜有参考案例。
本文主要列举了中信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信建设”)近10余年在西非国家安哥拉经营期间,将ESG理念贯彻始终的具体实践。虽然中信建设在2007年进入安哥拉市场时ESG理念还未形成,但回顾这10余年的点点滴滴,中信建设切实将ESG理念融入了日常经营与商业活动,并以自身的践行赢得了各利益相关者的肯定,同时对其在安哥拉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中信建设在安哥拉经营简述
中信建设于2007年11月与安哥拉重建委员会签约《安哥拉K.K.一期社会住房项目EPC总承包合同》,合同金额35亿美元。该项目位于安哥拉首都罗安达东南郊,距市中心约20公里。一期工程在8.8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建造710栋公寓楼(含20,002套公寓式住宅及246个底商单元)、24座幼儿园、9座小学、8座中学、2座变电站、13座开闭站、77座变电所等基础设施,总建筑面积约为331万平米;区内大、小市政配套设施包括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约400公里及市政给水系统、污水系统、雨水系统、电力系统、电讯系统、交通信号系统、公园绿化工程等,主要为了解决当地居民战后窘迫的居住条件。项目设计理念先进,配套设施齐全,公寓楼全部完成精装修,居民可实现“拎包入住”。
2012年1月,继成功实施K.K.一期社会住房项目后,中信建设又与安哥拉国家石油公司下属房地产公司签署了分布于国家5个省市地区,总计31,000套的RED社会住房项目系列合同,合同金额总计56亿美元。
中信建设在后续的10年间,又陆续承揽了安哥拉国家旅游区项目、安哥拉地质研究所工程项目、安哥拉地质调查项目、安哥拉威热及马兰热农业开发项目、安哥拉K.K.二期大市政项目等一系列的国家重点工程,涉足领域也由单一的房建工程扩展至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开发、地质调查等多领域。
ESG是个新生概念,中信集团积极跟进,于2020年年底启动了《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的编制及披露工作,2022年首次发布了《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工作指引》,但自中信建设在2007年进入安哥拉社会伊始,就在实践中将ESG理念贯穿于商业经营,下文将以案例说明其在环境、社会及治理各方面的具体实践。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自然资源消耗、环境污染、能源效率、气候变化、温室气体排放及替代能源,气候变化是危及人类生存的共同挑战,温室气体排放将导致全球升温而引发气候灾害频发的问题最为突出。因此,低碳发展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成为全球公共治理的共同挑战。环境因素方面主要考核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绿色投入、对自然资源及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对有害废品的处理方式,是否有效执行政府环境监管要求等。
中信建设在安哥拉实施的首个项目便把绿色理念融入设计,最大程度地因地制宜进行竖向设计,并为整座新城配备了该国当时最为先进的净水厂及污水厂、市政给水排水系统,将市政污水进行处理,达标后再进行排放,与首都市中心污水肆意排放的现象形成了鲜明对比。因为当地红土具有湿陷性,需要对房屋地基土进行换填处理,日久天长,取土坑变成了垃圾坑,周边居民的生活垃圾、附近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都被倾倒其中,在高温作用下时常散发出阵阵恶臭,中信建设又主动承担起了治理责任,将垃圾坑清理、加固边坡、进行防渗处理、绿植栽培,再造了一个漂亮的人工湖,成为周末居民的纳凉首选地。中信建设后续承接的首都市郊排水项目亦在解决该地区雨污水排放问题,避免造成不良的环境影响。
在日常办公方面,中信建设更是通过推广无纸化办公、打印纸重复利用、建立智慧办公平台等方式推动低碳运营,减少碳排放。
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主要包括企业与员工、客户、各级供应商以及周边社区之间的关系,考察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的承担,对乡村振兴的贡献;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已先后经历了1.0和2.0时代,正逐步开启共享价值的3.0时代。CSR3.0进一步提出构建企业社会责任的生态系统,强调企业与客户、政府、供应商、员工、社区、公益组织及公众等直接和间接利益相关者的“共生关系”。
中信建设在安哥拉经营期间,尤其注意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本着拉动当地就业的初衷,自2007年进入安哥拉市场以来,中信建设尽可能使用当地劳工,在安员工高峰期达到22,616人,其中安籍员工14,226人,占比超过60%。自2009年起,中信建设已培训安籍员工中近4,500人成为专业技术工人,但这个数字还远远不能满足安哥拉国家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秉承“造福一方大众,建设美好未来”的企业管理理念,通过技能培训帮助更多安哥拉年轻人实现改变人生、立足社会的梦想,中信建设于2014年投资创建了“中信百年职校(安哥拉)”。同年5月,国家领导人为职校剪彩、揭牌,首批新生报到入学。职校面向安哥拉当地招收家庭贫困的16-24岁具有8年级以上学历的青年,设机械操作、工程施工、电工、计算机、酒店服务共5个专业,职校免费为学员提供食宿、培训,并提供就业机会,招聘中安籍教师联合进行教育管理。截至2020年疫情前,职校共培养近500名毕业生,全部走向工作岗位。在安哥拉职业教育中心2016年的一次突击检查中,检查组称赞“中信百年职校目前是他们管辖范围内设施最齐全,环境、卫生最好的学校。”此外,中信建设亦积极参与当地学校、医疗设施捐赠,不断提升劳务工人生活、工作条件,在霍乱及新冠疫情爆发期间,展现了企业的担当,及时采取封闭、隔离、消杀等措施,保证中安籍员工的身体健康。K.K.一期项目建成,居民迁入后,中信建设每逢周末便会组织员工义务劳动,与居民一同打造干净卫生的居住环境。新城建成后,因为当地配套物业管理公司不成熟,导致新城安全运行成为难题,水厂及变电站运营、电梯检修、日常房屋修补、垃圾清运等在中国最普通的物业运营在安哥拉却始终无人接手,面对工程质保期结束却无法正常移交的局面,中信建设作为承包商再次承担起社会责任,抽调骨干力量组建了城市服务运营及售后服务团队,为入住居民排忧解难,受到了居民及政府的一致好评,并在后续的社会住房项目中提前引入城市服务运营理念,保障了居民的正常生活。
在社会因素关注的平等机会、员工安全、员工健康、员工多元化和包容性等方面,中信建设亦注重职场的多元共融,尊重和包容每位员工的差异性或多样化特质,在安团队有来自葡萄牙的工程师、职校毕业的学员、当地职员,注重了包括性别、年龄、种族、宗教、地理位置等在内的多样化,真正打造了一支国际化团队。
治理因素
治理因素主要在于将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纳入治理体系之中,在财务报告之外丰富非财务信息,从企业内部多角度防范企业的内部战略、运营、财务风险,防止商业贿赂、增加信息披露透明度,推动实现内部经营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中信建设在安哥拉经营的10余年间,大力推行“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系统化、法制化”五化建设,建立健全了一整套管理制度体系,并不断地根据实际情况修订、增删,现阶段实行的第四版管理制度体系涵盖13大类105项制度,包括综合办公管理、党工团工作、行政后勤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商务合同管理、项目拓展和立项管理、风险管控、设计管理、质量和技术管理、安全保卫管理、施工管理、物资物流管理等13个业务板块,切实将可持续发展、规范管理的经营理念制度化、常态化,真正做到“有标准,有执行、有监督”。
总结
ESG要求以透明和道德的方式开展业务,不是脱离企业经营管理去开展公益事业,而是企业为所有决策和活动对社会和环境造成的影响承担责任。ESG不应仅仅是公司用来披露的指标,还应当作为一种管理的工具或模式,帮助企业实现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兼容。
中信建设在安哥拉经营的10余年正是因为始终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摆正了“义利观”,在金融危机业主无法按合同约定正常支付工程款时顶住了压力,坚持施工,积极培养当地的建设专业人才,把中安籍员工的生命摆在第一位,谋求发展与环境的和谐统一,赢得了当地政府与民众的一致赞誉,才有机会承接后续新的项目,才有机会将涉足领域从房建扩展至基础设施、农业、矿产等多个方面,才能实现在安哥拉10余年的持续经营。可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仅是道义上的要求,也是企业吸引和维护资源的内在需求。只要坚持做正确的事,并正确地做事,必会吸引各方资源,实现企业的可持续经营。
(作者工作单位:中信建设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