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境外经济责任审计实践
为落实国家“走出去”政策和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国有企业积极“走出去”,但监督距离远,加上各国国情不同、风险点各异,如何有效加强对境外子公司的监管、有效保障项目投资收益、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督促领导干部正确履职,成为国企境外监管的重点。本篇以境外经济责任审计为例,论述如何加强对国企境外资产的审计监管。
经济责任审计是中国特色的审计类型,无论是在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保值增值方面,还是在健全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国有企业对境外子公司主要负责人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成为对境外资产监管的有力抓手,在境外监督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审计项目情况
本篇论述的投资项目地处亚热带国家,为某国企对外投资的新能源项目,从设计、采购、施工及运维管理,处处凝聚着中国智慧。项目投产运营后,将对促进当地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推动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显著作用。
本次审计依据国家《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实施细则》、上级及公司《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办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开展。
审计前,审计组在公司总部范围内开展了全面审前调查,认真研究总部垂直管理情况及存在风险,同时对项目上报资料进行严格审查,确定审计重点。本次审计紧密围绕项目原总经理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将审计重点锁定在对上级重大决策贯彻落实、合同管理、财务资金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在发现项目管理薄弱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建议,夯实项目管理基础,从而提升整体管控水平和经营效率。
审计重点与方法
一、审计重点
针对该项目的实施特点及难点,审计组确定了四大审计重点。
一是重点关注境外项目贯彻落实上级单位重大政策情况。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对贯彻落实重大经济政策情况进行密切关注,不仅审核落实程序的合规性、时效性,重点审核落实结果的有效性、效益性,确保相关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二是重点关注境外项目负责人履行经济责任情况。通过审计其任期内履行经济责任有关的管理、决策等活动的经济效益目标、社会效益目标和环境效益目标,客观评价项目负责人在任期内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
三是关注境外重大经济决策的效益情况。重点关注重大经济决策的程序是否合规,“三重一大”决策事项是否履行集体决策程序,决策的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是否因决策失误造成损失或其他后果。
四是关注境外领导干部廉洁从业情况。逐步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常态化监督机制,把职务消费和履职待遇支出作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内容和判断,是否存在“四风”问题的重要依据。
二、审计方法
根据本次审计目标,审计组严格按照内部审计准则的要求,采用内部控制测试与实质性测试、抽样审计和详细审计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听取汇报、集体座谈、个别访谈、查阅制度文件、会议记录、项目现场调研、穿行测试等形式对审计重点进行调查和分析,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并结合境外项目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
审计问题与建议
审计组按照上述审计内容、重点及方法,对该境外项目的建设运营管理情况进行了全方位地审计,提出以下6方面管理问题,并提出整改建议。
一、内控制度方面
审计组通过查阅境外项目公司制度建立情况,发现个别制度有待更新、完善,有些制度虽已经草拟,但没有正式发布,形成部分管理衔接的真空,公司内控制度体系有待健全。
建议项目公司遵照上级单位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加强制度学习、培训和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充分保障已有制度的贯彻落实,促进公司生产经营遵规守矩,切实防范合规性风险。
二、财务管理方面
审计组通过查阅国内外财务相关制度、项目公司凭证、账套、合同台账等,发现制度建设和执行方面存在执行不到位,部分凭证事前审批不完善、会计核算体系设置不规范,内外账无差异分析,合同台账登记不完整等问题。
建议项目公司严格按照上级单位相关制度,完善财务凭证、账套核算体系、合同台账管理等方面内控流程的贯彻落实,按照制度要求执行到位。
三、资金管理方面
审计组通过检查境外项目支付审批程序及支票管理等方面,发现项目公司付款审批不规范,部分付款依据不充分,支票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建议项目公司加强合同管理,做好相关结算工作,同时对付款审批流程和支票管理加以严控。
四、税务管理方面
审计组通过查阅境外项目税务情况,发现项目税务管理工作主要由当地人员负责,中方财务人员对税务管理工作的介入深度不够。
建议项目公司与当地税务管理人员积极沟通,建立纳税申报逐级审核程序,同时项目公司应建立相关报销模板,及时核对,以免遗漏。
五、合同管理方面
审计组通过查询境外项目相关结算付款资料,发现项目公司部分合同付款审批存在审批流程不完善、缺少领导签字,部分合同签订前未履行项目公司内部审批程序,个别合同签订生效前已开始实际履行,合同履约风险管理不到位,合同档案缺失或不齐全等。
建议项目公司加强合同结算审批流程管理,严格落实项目公司《合同管理办法》中有关合同管理的要求,统一合同签订、履约、归档的管理标准,规范相关工作流程,加强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考核。
六、“三重一大”集体决策方面
审计组通过查看境外项目“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及会议记录、纪要,发现项目公司存在未及时修订“三重一大”制度,参会领导人员比例不符合规定,部分“三重一大”决策事项未上会,如中层干部任免没有经过“三重一大”决策等问题。
建议项目公司根据上级单位要求,及时修订“三重一大”制度。深入学习“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理解决策事项范围,并对相关事项进行梳理,严格按照决策要求执行,保证会议的可追溯性。
加强审计监督实效
一是审计与业务培训相结合。在现场审计沟通过程中,各审计组成员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提出了审计和管理建议,并与被审计单位进行讲解,有效提升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水平。同时,对被审计单位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内容涉及发电企业运营指标讲解、集中采购管理体系及实际操作、“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与执行等方面,对被审计单位管理合法合规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二是审计与效能监察同步实施。在开展审计工作的同时,同步开展被审计单位综合效能监察工作,审计和效能监察两项工作成果互相补充、互相印证,增强了审计成果的客观性、综合性和整改的强制性,有效节省工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三是确保整改实效,督促审计意见落实。被审计单位领导牵头成立整改领导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根据审计意见积极进行整改,并将阶段性审计整改情况及时与审计部门沟通,通过修订制度、优化流程完善内控制度体系、夯实管理基础、提升管理水平,整改取得了良好效果。
四是巩固整改效果,适时开展审计“回头看”。为加强审计整改质量,公司可适时开展“回头看”工作,由原审计组主要成员参加,再次深入项目现场,通过实地查看、查阅整改资料、个别访谈等形式,对审计的整改情况进行逐条检查和全面核实,并对项目管理情况进行延伸。通过“回头看”工作,可进一步促进完善项目管理体系、强化风险内控,有效提升项目管理效能。
五是监督服务并重,坚持审计信息公开与共享。审计组在客观评价被审计人的履职情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项目管控薄弱点及重点工作的推进难度,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建议。根据项目特点,搜集同类型项目审计典型案例,总结同类管理问题,在项目公司层面开展培训,助推公司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筑牢内部控制体系,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有效规避同类问题的再次发生,提示风险、防微杜渐。
结语
本次审计,促进被审计单位加强财务资金管理、强化合同管理过程、健全项目进度管控、增强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完善绩效考核办法、理顺内部控制管理流程,堵塞管理漏洞,有效降低运营风险。
国有企业发挥着经济重要支柱的作用,更应积极主动作为,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国有企业审计工作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精神要求,加强党对审计的领导,加大审计监督力度,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督促审计整改落实,不断完善“大监督”体系建设,畅通信息共享渠道,促进审计成果运用。
境外经济责任审计与境内审计相比,地理距离较远,客观存在审计时效不及时、审计工作成本效益不成正比等问题,随着国有企业境外项目增多、领导人员流动性大等因素影响,境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合理制定审计计划、安排审计时间,利用审计信息化建设确保审计时效性,是下一步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作者单位:中国电建地产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