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大选后风险评估与中企应对措施

发布日期:2019-07-29 15:48:16来源:安库风险信息公司作者:
中方机构需关注:恐怖主义风险、社会公共治安安全风险、投资风险、工会组织运动与罢工骚乱风险等。

2019年4月至5月的印度大选以现总理莫迪连任结束;印度国内除东北部的西孟加拉邦外,选举暴力已基本平息,政治局势趋于稳定。近期,克什米尔地区安全形势严峻,当局自5月以来在北部印控克什米尔的安全行动持续。目前,中方机构与在外人员需要关注的印度主要风险点包括:恐怖主义风险、社会公共治安安全风险、投资风险、工会组织运动与罢工骚乱风险、民族宗教文化风险、自然灾害风险等。

一政府掌控力与政治稳定性风险

2014年,现任印度总理莫迪的竞选口号是“小政府,大治理”。因此,在上台前,莫迪的执政模式被世人错误地认为是信奉“自由主义”,奉行“自由市场原则”,与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美国前总统里根相似。但令人意外的是,莫迪自执政以来却始终把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放在工作首位;在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BJP)上台后,其相继推出“废钞政策”和“税收制度改革”。目前来看,莫迪推行的这两项制度正逐渐被印度民众接受。这也意味着莫迪加强中央集权的努力得到了认可,为印度经济增长筑牢了基础。此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政坛形成了“印度国民大会党”(INC,简称“国大党”)与“印度人民党”(BJP)轮流执政的局面,这也使得印度政局的稳定性经历了多次执政党轮替的考验。

即使执政党多次轮替,印度政治体制也较为稳固。因此,印度政局整体保持稳定,莫迪政府对印度政局有着较大掌控力,政局稳定性风险较小。预计未来印度政治局势仍将长期保持稳定,发生政权非正常更迭的风险可能性极低。

二国际及国内恐怖主义风险

长期以来,印度一直面临恐怖主义活动带来的挑战。目前,印度面临的恐怖主义主要由国际恐怖主义与国内恐怖主义构成。其中,国际恐怖主义由“伊斯兰国”(IS)及其分支造成,国内恐怖主义风险则包括民族分离恐怖主义、宗教恐怖主义、左翼恐怖主义以及毒品恐怖主义。

由于与所有邻国接壤的边境线都极易被渗透以及拥有漫长的海岸线,活跃在印度国内的恐怖分子极易与国际恐怖分子合谋,在印度国内实施恐怖袭击。印度经历了几乎所有形式的恐怖袭击,其中包括飞机劫持后炸毁、破坏铁路、为满足政治需求而进行的人质绑架、自杀式袭击、国家元首被暗杀、针对公共场所的袭击以及对安全部队的袭击等。在印度,恐怖主义的袭击方式是动态的、不断变化发展的,以实现其目的或满足其诉求。

为了打击恐怖主义,印度政府已制定了一系列战略,以消除恐怖主义和暴力极端主义带来的危害。此外,印度还对其公民实施了限制,禁止拥有爆炸物和某些特定武器,特别是全自动武器,以尽量减少滥杀滥伤。截至2017年4月,印度政府已经取缔了40余个恐怖组织,在反恐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三民族主义势力对中国在印利益滋扰的风险

一直以来,印度民族主义情节严重,对中国存有抵制心理。自印度在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以来,印度社会精英阶层对中国怀有较深民族情绪,抵制情绪严重。他们通过打击与滋扰中国在印企业与项目,给中国投资制造障碍,并带来较大风险。虽然并无对在印中资项目有明确的抗议和骚扰动作,但各类小动作不断,给中国在印度的利益造成较大影响。

因此,虽然在客观需求上,印度渴望来自外国企业的资金与技术,但在主观意愿上,印度却又设置种种障碍限制外企进入某些领域,尤其是来自中国的企业,这点在行政审批环节上表现得尤为突出。2002年,印度政府就以“国家安全”为由,对来自特定的邻近国家,包括中国、巴基斯坦等国在内的“外国直接投资”(FDI)实施限制。时隔四年后的2006年,印度政府又提议起草一项FDI审查政策,首次把中国列为“存在威胁印度安全的敏感国家”,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地区在内。由于印度的这些限制政策,中国投资皆不能通过“自动审批”程序获得批准,且对中国的外资实施更为复杂的审查程序与严格的审核标准。即使在顺利获得审批与投资开始后,印度方面也会对中国企业经营的一举一动严加管控,高举高打“法律武器”,中国投资者稍有不慎即会陷入漫长的争议解决和诉讼程序,最终被迫就范。

四地缘政治与双边关系风险

为实现“亚太再平衡”目标,推动“印太战略”进一步发展,美国已将印度视为未来战略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因此,为了拉拢印度,并迫使莫迪政府就范,特朗普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方针与政策,威胁印度方面逐一实施。其中,包括美方威胁将对印度实施制裁,原因在于印度向俄罗斯购买了“S-400导弹防御系统”;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也向印度提出了加征关税的威胁。面对美方步步紧逼,印方只能选择遵循美方提出要求,即加强美印双边关系,对中印双边关系进行疏离,如此也达到了美方预期目标。

在印度问题上,日本也是积极行动,意图构建“印太”海上安全新秩序,以配合美国及其主导的“印太秩序”。为此,日本会积极拉拢印度,使得印度疏远中印关系,并帮助美日两国遏制中国在印太地区的崛起与发展。

另外,鉴于印度洋对欧盟具有高度的战略和经济意义,而目前印度洋地区气候变化的挑战日益加剧,传统和非传统的海洋安全威胁激增,国家和区域海洋安全结构及能力不足,非法贩运和非法资金流动日益增多,导致欧盟在印度洋地区的利益受到威胁,因此,加强和平与安全领域的多边合作,维护印度洋基于现有规则的国际秩序,积极参与印度洋海军论坛,将是欧盟发挥领导力并施加影响的侧重点。

五跨境倡议组织运动、工会运动与罢工风险

印度的工会力量非常强大,有能力组织起印度全国范围内的大罢工。2019年初,为抗议莫迪政府提出的公共部门企业私有化以及拟修订《工会法》等一系列“反劳工”政策,印度全国总工会发起了全国大罢工。在这次罢工中,有10个印度全国性行业工会组织参与。罢工前后持续两天,参加人数破纪录的达到2亿,约占印度总人口的七分之一。除要求提高最低工资和养老金外,罢工参与者还要求莫迪政府提高最低社会保障与失业救助金等。

近年,印度全国范围内大罢工已不是第一次出现。2015年9月,印度工会曾组织1.5亿人进行大罢工,涉及公共交通、城市建设、国有银行等行业,罢工造成3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35.6亿元)的经济损失。这两次罢工的诉求很相似,即抗议总理莫迪提出的国企私有化、修改劳动法等改革提议。

平日,各类小范围的罢工和工会运动在印度更是层出不穷。因此,这也给在印度的中资企业带来一定影响。例如,出口贸易类企业会因为港口工人罢工导致船期和货物无法准时到达港口和顺利清关;基建和工程类企业会因为劳工罢工导致工期延误或者建材的价格与运输受到影响;而制造类企业由于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受工会和罢工影响则最为直接。

鉴于以上复杂情资与风险分析,ICC-iCover平台专家建议驻印度各地,尤其是首都新德里、孟买、印西部、北部与东部七邦、印控克什米尔等地区,中资企业与在外人员在近期与未来数月,应谨慎或避免前往危险与敏感区域,密切关注当地媒体对各类安全事件与示威活动的跟踪报道,提高警惕,提前储备基本物资,减少与陌生人员接触,避免单独及不必要的外出;外出时应保持低调,缩短在东北部及中部农村地区、政府与军警服务设施、各类宗教场所、种姓与族群混居地、大型交通枢纽(含机场、火车站、港口等)、法院、议会大楼、政党设施、旅游景点、露天市场、外国人经常光顾的酒店等人群密集场所周边地区的逗留时间;提高驻地与施工现场安保等级,严格落实外出警卫随车等各项安保规定,遇突发事件须第一时间报告,以免遭受影响。在外人员应预计偶发性局部交通中断、商业停运,出行应预留更多时间,避免因安保升级、交通中断而出现行程过度延误。在外人员在未来数月,应注意当地可能的示威游行、暴恐活动、绑架劫持、武装冲突与局部动荡风险。同时,应严格遵循印度军警部门及政府有关禁令,并听从当局发出的最新指示行动。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