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双美展“你好,中国!” 中英非遗文化之旅展开
近日,第四届双美展——“你好,中国!”系列活动之一的中英非遗文化之旅在中国多地展开。来自英国文化、艺术、摄影、教育等领域的代表组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考察团,先后走进“中国最美乡村”江西婺源、登上八达岭长城,以沉浸式体验与文化互动的方式,深入了解中国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
在江西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中英嘉宾们近距离体验了婺源著名的“三雕”——木雕、石雕、砖雕工艺。在非遗匠人的指导下,嘉宾们尝试雕刻技巧。“这些技艺不只是工艺,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东方哲学。”一位英国文化代表如是说。在歙砚制作区,嘉宾们观摩了砚台从选石、构图到雕刻的全过程。
茶艺体验环节则让来宾在婺源绿茶的香气中,感知“茶和天下”的文化理念。从温杯、投茶到“凤凰三点头”的完整流程,一杯茶也成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精神载体。来自英国皇家摄影学会的教育与公共事务总监迈克尔·普里查德博士表示,希望未来将更多英国摄影作品带到中国,也将中国的非遗影像记录传播到世界更多角落。
著名摄影家、被誉为“记录中国乡土生活的影像史诗家”的朱宪民先生此次随团同行。朱宪民表示,非遗不仅是历史的技艺,也是现实的见证,摄影记录正是它延续生命力的一种方式。
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杨元惺则在交流中指出,中英两国在摄影语言与文化表达中有许多可以对话、融合的空间,“让影像成为中外人民理解彼此的一扇窗”。
在“你好,中国!”文化之旅启动仪式上,著名篆刻艺术家、非遗传承人骆芃芃女士向英国文化考察团赠送了以“北京中轴线”为主题的艺术作品。该作品以古老印艺诠释中华文明空间结构中的秩序之美,寓意中轴连通古今、文化贯通中外,象征着中英文化交流的新坐标。
从八达岭长城到哈德良长城,两座跨越时空的世界文化遗产,正成为中英文明对话的重要象征。继2024年考察团在哈德良长城展开文化交流后,今年于八达岭举办的交流活动不仅延续了这一传统。
在长城青砖之上,夏伯渝老师以双腿假肢坚毅攀登的身影,更赋予了此次文化之旅以精神高度。他用脚步诠释了“山再高,向上即是巅峰”的信念,也为文化交流注入了不屈不挠的力量。
非遗是文化的“活态根系”,而文明的互鉴,则是世界多元共存的希望与方向。此次“你好,中国!”中英非遗文化之旅,以手艺为纽带,以精神为支撑,为中英之间的文化理解与友谊续写了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