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风韵”携《编钟乐舞》亮相法国
“太精彩了!太震撼了!”5月20日晚的巴黎莫加多尔剧院(Theâtre Mogador)内掌声雷动,1500余名观众为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中华风韵”品牌推送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编钟乐舞》成功演出喝彩。当晚,来自中国驻法国大使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法国外交部,法国国民教育、高教与科研部,法国能源与环境技术协会代表等中外嘉宾与观众一起欣赏了演出,都对演出交口称赞。
据湖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海军介绍,《编钟乐舞》是由湖北省演艺集团监制,湖北省歌剧舞剧院出品。全剧以伟大诗人屈原的爱国主义思想为核心,用歌、乐、舞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将仿制曾侯乙墓葬出土的编钟、编磬、建鼓等数十种古乐器同台演奏,再现了“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音合鸣的场景,展示了古代楚国的文化艺术和风俗民情。自1983年首演以来,该剧在国内外演出超过1000场,所到之处赢得广泛赞誉,成为荆楚文化的亮丽名片和国家级对外文化交流保留剧目。
湖北省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文震表示,这次巴黎演出,创演团队在剧本结构、音乐制作、舞蹈表演和舞美呈现等方面进行了再度提升。演出由《千古绝响》《乐舞阡陌》《八音合鸣》《楚韵千秋》四个篇章组成,充满荆风楚韵的音乐和舞蹈,美轮美奂的服饰和布景,引领观众穿越回2000多年前的中国战国时代,古代楚国的绝妙盛景在舞台上缓缓铺展,历史文献的吉光片羽激发起欧洲观众对古老中华文明的绚丽想象。
据介绍,《编钟乐舞》的创作灵感源于1978年在湖北省随县出土的曾侯乙墓音乐遗迹,以曾侯乙编钟为代表的一大批古乐器,距今已有2400余年的历史。这座“地下音乐殿堂”一经面世便震惊世界。曾侯乙编钟是我国已知最早具有十二律半音音阶关系的大型定调乐器。这一音乐史上的重大发现,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远古文化的辉煌成就。湖北省歌剧舞剧院众多艺术家以历史文献为依据,历时三年打造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编钟乐舞》成为久演不衰的经典。
紫荆文化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胡贤政表示,《编钟乐舞》是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中华风韵”品牌年度项目。该品牌自2009年创立以来先后选派中国30余个艺术团组的40余台精品剧目,赴美洲、欧洲、大洋洲主要国家演出600余场,此前在法国曾推出昆曲《浮生若梦》、舞剧《丝路花雨》《逐梦天涯》以及民族音乐会、交响音乐会等一系列演出,受到当地观众热烈欢迎。
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中华风韵”品牌推送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编钟乐舞》在巴黎演出大获成功。图为演出精彩瞬间。
伊莎拜尔是学戏剧的一名大学生,她表示自己十分喜欢中国的古典戏剧。特别是服饰和舞台十分让人着迷。她表示,虽然听不懂唱词,但场面让人震撼,舞蹈刚柔并济,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她特别对各种乐器印象深刻。她遗憾无法亲自敲一下编钟,这个具有3000历史的乐器。
雨果是跟随朋友一块来的,他的邻居樊尚是个中国戏曲迷,是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中国古典戏曲演出的忠实观众。他受邀而来,感觉不虚此行。他表示,场面非常富有感染力,特别是狩猎一场舞蹈,有些荡气回肠的感觉。女子舞蹈也非常柔美,让人对生活的国度十分向往。当然,那些各种各样独具特色的乐器,更证明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这让我们觉得今天中国文化在世界各处都显现魅力也就不奇怪了。
据悉,继去年在葡萄牙和西班牙成功演出后,今年“中华风韵”再次组派《编钟乐舞》赴欧洲巡演。此次《编钟乐舞》在法国演出结束后,还将前往德国继续巡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