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东方——中国软实力与全球品牌的崛起”论坛在伦敦举行 中英嘉宾共贺中国品牌与软实力的提升
2024年9月26日,由全球领先的品牌价值评估机构Brand Finance主办,《欧洲时报》英国分社作为媒体合作伙伴的“日出东方——中国软实力与全球品牌的崛起”论坛与酒会在伦敦木土工程师协会总部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波司登赞助。
论坛汇集了来自多个行业的专家学者、资深从业者与商业领袖,出席嘉宾包括中国驻伦敦旅游办事处主任张力、中国贸促会驻英国代表处首席代表张慧娟、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主席杰克·佩里(Jack Perry)、皇家加拿大银行(欧洲)主席大卫·巴克利(David Buckley)、华威大学商学院教授王青(Qing Wang)等,以及中国南方航空伦敦营业部、中国国际航空伦敦营业部和中国建设银行伦敦分行等企业代表。大家共同见证了中国软实力在全球的崛起以及中国品牌在国际舞台上的发展。中国驻英国大使馆代表到场致辞,对本次活动的圆满举办表示热烈祝贺。
中国品牌的崛起,机遇与挑战并存
论坛的第一个主题聚焦于中国的服装与零售行业。主持人王青教授指出,虽然中国品牌在全球品牌价值排名中不断攀升,但90%的零售品牌仍依赖OEM生产模式开拓国际市场。来自Skimlinks的行业专家Laurence Xiong分享了他在数字营销领域的经验,如何成功帮助高端品牌和快时尚企业提升线上影响力并推动销售增长。然而,中国品牌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减弱,国际认可度相对较低。依文集团英国代表傅杨建议,中国品牌应借助文化兴起的机遇,结合数字营销和创新客户服务,将国内市场的优势转化为国际市场的成功,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汽车行业,中国品牌已经成功打入国际电动汽车市场。Brand Finance中国区总裁陈忆登指出,在全球品牌实力增长最快的十大汽车品牌中,有7个是中国品牌;比亚迪成为2024年全球品牌价值500强中首个上榜的中国汽车品牌。Strata汽车业务集团负责人Paul Banham与古德伍德速度节中文社交媒体运营方丁扬在汽车板块主题讨论了中国汽车品牌的国际化战略,特别是在英国市场的扩展。他们从国际品牌收购、本地营销策略、品牌故事构建和产品设计等多个方面为中国车企提供了建议。未来,中国将继续保持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地位,并在产业链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成为促进国际贸易与合作的重要力量。
论坛的最后一个主题聚焦于酒类和食品行业。中国烈酒品牌已成为全球领先品牌。据Brand Finance中国区战略项目负责人 Rose Hu分享数据,全球最具价值的50大烈酒品牌中约70%来自中国,其中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杏花村汾酒和洋河包揽了前五名。中国葡萄酒品牌也在全球崭露头角,张裕更是在Brand Finance的葡萄酒和香槟品牌榜单中荣膺最强品牌。英中贸易协会首席商务官Claire Urry和英国知名酒业作家兼顾问王孜一致认为,中国酒类品牌在国际推广上仍有改进空间,需要克服欧美市场的消费惯性,并借助高端文化与经贸活动讲述品牌故事,进入国际视野。食品类则可以利用中餐和亚洲食品在全球市场的广泛影响力,渗透年轻人和时尚人群,为未来的发展布局。
中外合作进入深水区,拓展国际化视野
近年来,中国品牌在全球品牌500强榜单中的数量翻番,品牌总价值增长了3倍,取得了经济上的里程碑。而中国在科学技术和创新能力方面也跃居世界前列,彰显了中国的技术进步。中国在Brand Finance的全球软实力指数中也上升至第三位,进一步凸显了中国影响力的提升。
Brand Finance董事长兼CEO大卫·海格(David Haigh)在致辞中重点介绍了中国品牌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并高度评价了中国品牌的发展潜力。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中国品牌日”的设立,中国品牌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持续提升,推动了“从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战略。Brand Finance期待与更多中国品牌合作,助力其在全球舞台上不断成长。
波司登品牌创始人高德康在论坛中发表了视频致辞。他提到,波司登始终将品牌视为最宝贵的资产之一,既定位于全球视野,更融汇东西方文化。多年连续登上Brand Finance榜单,不仅是对波司登品牌价值的肯定,也是对其国际化战略和品牌影响力的高度认可。
论坛媒体合作伙伴《欧洲时报》英国分社负责人李强在致辞中介绍,《欧洲时报》致力于促进中欧间的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为中欧各行业提供专业的品牌营销与咨询服务,搭建中欧企业间的合作桥梁,推动双赢。未来,《欧洲时报》英国分社将继续深耕这一领域,帮助中国品牌拓展国际视野,建立国际合作,同时帮助英国品牌更好地了解中国市场,助力实现中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全球愿景。
论坛媒体合作伙伴《欧洲时报》英国分社负责人李强在论坛活动上致辞。
本次论坛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落幕,活动为中国品牌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数据分析和行业见解。与会嘉宾一致认为,论坛不仅为中英两国企业提供了深入交流的平台,还为中国企业提供了诸多成功案例与经验,为提升中国品牌的国际影响力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