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中法环境月在华开启 百余场活动聚焦“蓝色星球”
【欧洲时报特约记者11月4日报道】第九届中法环境月开幕式11月4日在北京法国驻华大使馆举行。在未来一个月中,一系列科学或知识普及型讲座、展览、电影放映、工作坊和集市等百余场活动,将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等多个城市举办。
今年活动的主题为“蓝色星球”,既为展示地球的美好,也为警示地球正在遭受的生态退化,告知可以建立的保护机制,鼓励人们思考如何付诸行动。
法国驻华大使罗梁(Laurent Bili)表示,中国是实现保护环境目标的关键伙伴。自2010年起,中国的高水平科学家在气候专委评估报告编写和协调工作中承担着重要责任。此外,中国制定了碳减排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并于今年主持《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中法两国应当继续并肩努力,为应对地球当前所面临的挑战寻求解决办法。
法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与科学事务公使衔参赞裴国良(Nicolas Pillerel)介绍,本届中法环境月将聚焦河流、湿地、海洋以及沿海区域保护等议题,将通过圆桌讨论、科学展览的形式,探讨生物多样性、污染与回收利用、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农业等关键问题。还将围绕气候变化对海洋以及海洋微生物的影响将举办多个讲座,探讨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地位。一系列展览如“海洋,万物生长”及“河流、气候与人类”将与中国多家博物馆及合作机构联合举办。
本届中法环境月还将推出许多面向大众的活动,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公众的需求,如面向青少年群体的工作坊、参观生态厂址、旧物交换集市、旧书大甩卖、绘画大赛、徒步等。
今年中法环境月邀请中国演员黄轩担任推广大使。“作为公众人物,我有责任有义务去宣传去加入这样的环境保护活动,希望通过我的声音,让更多朋友增强环保意识。”他说。
中法环境月创立于2014年,旨在提高每个人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并加强中法两国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