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专家:跨国联合申遗 连通“世界遗产对话”

发布日期:2022-10-17 08:40:38来源:欧洲时报作者:赵晨曦
主题为“大型世界遗产和系列世界遗产——定义突出普遍价值的不同方式”的对话活动近日于线上举行,对话主要从遗产边界范围的角度关注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的演变。

【欧洲时报特约记者10月15日报道】1972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17届会议在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为庆祝此公约正式通过50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上海)(以下简称WHITRAP上海中心)、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近日合作举办了系列“世界遗产对话”活动。

主题为“大型世界遗产和系列世界遗产——定义突出普遍价值的不同方式”的对话活动近日于线上举行,对话主要从遗产边界范围的角度关注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的演变。

WHITRAP上海中心项目主管玛丽诺艾拉·图尔努(Marie-Noël TOURNOUX)表示,《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呼吁对遗产进行鉴定和保护,鼓励国际合作。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秘书处主任燕海鸣在活动中提到,中国共有56处世界遗产地,包括38处文化遗产、4处混合遗产和14处自然遗产。“其实,中国的国土面积注定了会拥有世界上数量众多的大型遗产、系列遗产和跨国遗产。同时,中国的遗产地很多,规模很大,面临的保护与挑战也会很高。”

他还举例,丝绸之路是一条庞大且复杂的文化线路。丝绸之路分为54个廊道,且各有特色,不同国家可以选择自己境内的若干廊道组合在一起,作为一个申报项目提请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其实,这不仅是一个遗产保护的项目,另一方面也通过遗产保护达成彼此共同交流合作的目标。”

“2014年,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3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这既体现了丝绸之路总体的价值观,同时又实现了跨国申遗、联合开展工作,促成了新时代的文化交流互鉴。”燕海鸣补充说。

来自英国的欧洲温泉小镇秘书长Paul SIMONS分享了自己关于《世界遗产地“欧洲温泉疗养圣地”》的感受和经验。他提到,17世纪,温泉在欧洲大陆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其中,英国伦敦西部著名的温泉度假城“巴斯”(Bath)发展成了上流社会重要的社会生活中心,享用温泉成为人们的一种时尚。

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欧洲7国11座温泉城镇组队申遗成功也让温泉疗养胜地首次成为世界遗产。Paul SIMONS称,此遗产项目最早始于1987年,此后花费了很多年的时间进行系列遗产申请。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11个温泉城镇分布在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奥地利、捷克和英国。

在Paul SIMONS看来,不同国家进行联合申遗,能让大家拥有共同的使命,在面对政策和项目的解释及呈现等方面建立不断的交流和通力合作。

“虽然跨国之间的合作发展缓慢,实施难度也会相对较大,但在整个过程之中会获得很多有价值的收获,比如开发新的理解、做新的研究,彼此进行相互分享等等。”他认为,这种合作对于遗产保护来说是非常好的发展态势。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