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妇女署驻华代表:可持续未来需要更多女性参与
联合国妇女署驻华代表安思齐(Smriti Aryal)8日在全球化智库(CCG)于北京举办的一场研讨会上表示,气候变化及灾害风险对妇女有着更直接的威胁与影响。应鼓励女性赋权,让女性更多参与对气候变化、减少自然灾害的政策项目的制定与实施。
3月8日,世界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国际妇女节。今年,联合国妇女署发布的妇女节主题是:性别平等共创可持续未来,其重点是在全球气候危机背景下,推动性别平等。
新冠疫情的到来为人类敲响了警钟,世界正面临着环境恶化带来的后果。
安思齐表示,女性占全球农业劳动力的43%,依赖自然资源获得生计,因此女性在面临气候变化危机时更容易背上较为沉重的负担。
对此,安思齐呼吁从三方面加强女性应被赋予的权力。一是在政策制定方面拥有话语权和决策权,利用好女性的潜力。二是补充在相关立法方面的性别缺口。三是强化性别平等概念,特别是那些在非正式部门工作的女性。
安思齐表示:“环境的可持续性本身就可以在全球创造出2400万个新的绿色就业岗位,这就需要我们为女性做好准备。”
“女性通过参与提升技能,抓住这些机会,然后利用好她们的知识、网络,还有社会资本,从而为我们全人类的繁荣作出贡献。”安思齐补充说。
瑞典驻华大使宋莲(H.E.Helena Sångeland)同样认为当前女性在政治、经济和资源等方面的可获得性较为有限。宋莲表示,性别平等是人权的一部分,而且在社会的公正性上也应该体现性别平等。
世界经济论坛《2020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Global Gender Gap Report)指出,芬兰在“全球性别平等状况”排名第三、瑞典第四,北欧已连续多年成为性别平等表现最佳的地区。
芬兰驻华大使孟蓝(H.E.Leena-Kaisa Mikkola)表示,从性别角度落实政策执行上更需谨慎,芬兰各部在应对气候变化及环境、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均发布了一系列与性别平等相关的政策实行。
孟蓝说:“虽然我们进步很多,但是气候变化的影响,还有性别和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现在在芬兰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但是,我们看到了这方面的工作非常重要。我们也期待中国的做法,而且中国现在也在实现“碳中和”目标。”
孟蓝还表示,推动绿色转型领域要确保全人类受益,双边合作已经惠及于女性,下一步需要更多的分析和研究。
中国农村地区女性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十分重要。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研究员胡玉坤指出,中国农村地区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女性劳动力,在很多地区女性占农村劳动人口的70%,因此她们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更能发挥作用。
“农村女性身处气候变化的前沿阵地,她们极大的依赖自然资源获得生计。贫困的女性和女童恰恰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的人群。”
胡玉坤表示,尤其基层地区的决策层都是由男性主导,女性参与决策层难度较大,女性的声音无法被代表,女性也无法发挥领导力。
“对于农村女性的赋权是非常关键的,只有对她们赋权,才能真正地、平等的、可持续的实现气候动的目标,提升全球的生物多样性,改变粮食体系,减少农村贫困。”胡玉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