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对外投资增长亮眼
前三季度海南实际对外投资额同比增长103.44%;湖南实际对外投资额同比增长27.8%;四川省对外直接投资同比增长2.2倍……在近期各地陆续晒出的前三季度对外投资合作的成绩单中,一个个增长数据引人注目。
以海南为例,根据海南省商务厅发布的数据,前三季度,海南新增对外投资备案企业125家,同比增长28.86%;实际对外投资9.33亿美元,同比增长103.44%,备案金额及实际投资额均已超去年全年总量。投资领域主要是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农林牧渔业。
对RCEP地区投资增长亮眼,是海南前三季度对外投资的一大特点。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海南新增对RCEP地区投资备案企业31家,同比增长72.22%;备案金额16.3亿美元,同比增长124.51%;实际对RCEP地区投资3.83亿美元,同比增长117.6%,主要投资国别为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越南、澳大利亚、日本、泰国。
对此,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北京)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吕越表示,前三季度,海南对外投资增速远超全国数据,达到103.4%,这主要得益于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各项政策优势叠加,吸引了各省企业将海南自贸港作为境外投资的战略支点,纷纷来琼设立子公司并开展境外投资。而对RCEP地区的投资快速增长则是由于随着RCEP的红利不断释放,叠加成员国的区位优势,海南与RCEP成员国的投资合作不断深化。
实际上,在包括海南在内的各地对外投资的强劲拉动下,前三季度,中国对外投资合作继续保持增长之势。
据商务部统计,1-9月,我国对外全行业直接投资705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折合1067.7亿美元,同比下降0.3%)。其中,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7个国家和地区的5199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投资567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5%(折合858.5亿美元,同比增长6.3%)。
“从投资规模来看,前三季度,受困于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反弹、供应链危机、能源危机等多重困扰,我国对外投资合作仍承压上行,凸显韧性,整体上保持了平稳发展。”吕越如是说。
值得关注的是,前三季度,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为我国对外投资的主要流向行业,且增长速度最快。数据显示,1-9月,我国对外投资流向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93.2亿美元,同比增长26.7%;流向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等领域的投资也呈增长态势。
分析其原因,吕越认为主要有两点:一是全球价值链加速重构,以金融、物流、营销等为代表的服务环节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愈加凸显。同时,各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激发了对各类专业化租赁和商务服务的投资需求。二是部分国家贷款利率高,企业融资成本上升,对融资租赁业的投资需求大大增加,而中国企业资本积累较丰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外国企业资金紧张的现状,这为融资租赁业对外投资奠定了基础。
在前三季度保持增长势头的基础上,第四季度我国对外投资合作有望继续上行。
吕越预测,首先,在投资规模上,虽然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反弹、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等多重因素导致我国企业对外投资面临诸多挑战,但我国坚持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支持企业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分工,更加深入地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对外投资合作或将继续增加。
其次,在投资行业上,随着新一轮产业数字化变革,科学研究、医疗和生命科学等领域或将是重点方向。另一方面,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共识,绿色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相关的投资,如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等领域或将逐步上升,成为国际投资合作的重要方向和内容。
最后,在区域分布上,我国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合作或仍保持活跃。同时,随着RCEP的政策红利释放,中国企业与RCEP成员国的交流合作有望继续扩大。
数据显示,1-9月,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56.5亿美元,同比增长5.2%,占同期总额的18.2%,主要投向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巴基斯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越南、泰国、柬埔寨、塞尔维亚和孟加拉国等国家。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573.3亿美元,新签合同额767亿美元,分别占总额的53.6%和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