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走出去”拓宽国际“朋友圈”
夜晚,当我们漫步于大唐不夜城步行街时,火树银花之景,仿佛置身于梦里勾勒了千百遍的盛唐,那万国来朝的场景使得大唐成为当时世界开放的中心。千年之后,陕西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再次向世界张开了自己的手臂,和世界紧紧相拥。
“走出去”拓宽国际“朋友圈”
2020年11月,第三届上海进出口博览会开幕。“四叶草”坚定绽放,八方客共襄盛举。陕西派出了“最强阵容”参展,带着长长的“购物清单”来,推着满满的“购物车”走。
走在回民街上的你是否曾想到,小小的一碗麻将酿皮搭乘进博会的顺风车,已经走进了东南亚百姓餐桌;素有“三秦套餐”之称的凉皮和冰峰,借助这个国际舞台,分别打入英国和巴西市场;茯茶“出海”远销日本、韩国,在美国甚至还开发出了衍生品;就连小小的一罐羊奶粉,也在进博会上演绎了一出“世界羊乳看中国 中国羊乳看陕西”的精彩大戏。
一个又一个的陕西企业“借船出海”,向世界展示了陕西多元化发展的无限可能。
“此次采购,让我们面对‘后疫情时代’有了更好的医疗保障。”西安市红会医院副院长刘立平带队,在进博会上采购了西门子公司的一台CT机和三台DR机。陕西佰美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成了进博会医药领域的“香饽饽”,多家世界500强医药企业争相表达了自己的合作意向。最终他们选择了美国丹纳赫集团,后者在世界范围内是行业龙头。
一个又一个的陕西企业,带着共赢发展的无限商机,向世界张开怀抱。
联运“发力”助力多方共赢
汽笛长鸣,车轮铿锵。
1月18日,西安市政府公布了去年中欧班列“长安号”成绩单:全年开行3720列,较初期开行量增长约80倍;运送货物总量达281.1万吨,与开行初期相比,增长约40倍,开行量、重箱率、货运量等核心指标稳居全国第一。
自2013年11月底开行以来,中欧班列“长安号”不断提速、扩线,实现了从零散开行到常态化运营,从单一出口到双向互济转变,溢出效应逐渐凸显,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物流通道。
位于西安综合保税区的陕西思赢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电脑显示器的企业。2018年,企业创始人把企业从深圳迁到西安,借助“长安号”便利的运输条件,企业不仅稳住了韩国、日本及中亚等传统市场,疫情期间还开拓了波兰、迪拜和阿根廷等新市场。
不仅如此,随着连接陕南、陕北的“安西欧”和“榆西欧”相继开通,陕南秦巴山区的特色农产品和社区工厂生产的毛绒玩具、陕北的化工产品和轻工百货等产品也顺利“出海”。
如今,中欧班列长安号已经成为全国开行班列城市中线路最全、覆盖最广、效率最高、速度最快的国际货运班列。它不仅是一条开放通道,全网物流体系更把西安从内陆腹地推到了开放的前沿。
航线+内陆港陕西与世界“亲密接触”
2020年4月9日,由曼谷飞来的全货机搭载着榴莲、山竹、菠萝等10余吨货物降落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4个半小时后,7吨榴莲被装载到中转至杭州、广州的全货机以及北京航线腹舱上,销往全国各地。
从2016年至今短短5年间,西安的全货运航线已从5条增至35条,通达全球11个国家、30个主要枢纽城市,形成了“向西开放、向东集散、辐射全球”航空网络格局。航空货量实现井喷式增长,从2016年23万吨增长至2020年38万吨。西安机场货邮量排名实现五进位,目前跻身全国十强,航空物流迈向高质量发展。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陕西紧抓机遇,进一步织密航空网络,将对外开放的“触角”推进至中亚、中东欧、非洲和南亚地区,构建起联通世界的航空大通道。
“现在我身后就是从德国刚刚直运到达西安的奶粉,日期新鲜、价格美丽,点击链接立刻买它!”2020年8月18日上午,在位于西安国际港务区的西安综合保税区,首单乘坐中欧班列长安号的跨境奶粉刚刚抵达,电商主播现场直播“带货”,将新鲜的奶粉送入消费者手中。
从2015年起,国际港务区跨境电商进出口单量及贸易额连年保持30%以上增长,已累计注册企业200余家,一批国内知名跨境电商企业先后落户。
繁忙的国际航线、奔驰的内陆港口,便是陕西开放发展的最好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