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开创一番新天地 铜仁以开放姿态拥抱世界

发布日期:2020-01-03 10:29:14来源:铜仁市人民政府网站作者:
近年来,铜仁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抢抓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新机遇,围绕“一区五地”发展战略,奋力打造内陆开放要地,铜仁凤凰机场航空口岸、大龙保税仓、黔东无水港等对外开放平台相继建成投运,外向型实体经济迅速发展。

作为贵州的东大门,铜仁是西南地区东进西连、北上南下的交通要道,是承接中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桥头堡”,发展外向型经济有良好的区位优势。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抢抓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新机遇,围绕“一区五地”发展战略,奋力打造内陆开放要地,铜仁凤凰机场航空口岸、大龙保税仓、黔东无水港等对外开放平台相继建成投运,外向型实体经济迅速发展,全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

铜仁海关正式挂牌

2019年12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铜仁海关正式挂牌。作为一个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和服务窗口,铜仁海关的设立经历了2013年原贵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设立铜仁办事处、2018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实行“关检融合”,铜仁海关的成长已成为铜仁对外开放建设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铜仁海关的正式挂牌,将有效推动铜仁机场申报正式航空口岸的进程,打通铜仁对外开放通道,极大地降低我市外向型企业的物流和时间成本,促进铜仁经济社会发展。这标志着我市外向型经济发展迈向一个新的台阶,对于进一步增强我市外向型经济服务能力,提升整体对外开放水平和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铜仁凤凰机场创新智慧航空口岸建设

铜仁凤凰机场地理位置独特,区位优势明显,以150公里为半径,覆盖约4000万人口,随着梵净山国际品牌地位的日益突出,铜仁机场具有打造武陵山片区国际旅游中心机场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

铜仁凤凰机场是国家海关总署智慧航空口岸建设的试点机场,在铜仁凤凰机场航空口岸开通后的实际监管工作中,与传统监管模式相比较,智慧口岸监管模式成效显著、优势明显:节约人力资源,传统模式下,若监管100万旅客,需要20名关员,在智慧模式下,则仅需10名关员。压缩通关时间,传统模式通关时间为1小时,智慧监管模式下,仅需40分钟可对旅客实现精准识别。智慧航空口岸在"先进的监管设备+先进的流程设计+后台大数据建设"的框架下建立的"一中心四平台",实现了监管系统的创新,填补了铜仁市海关系统的空白,为实现全国海关口岸旅检现场的智慧化、智能化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2019年以来,结合国家口岸办对国际航线考量的最新要求,铜仁凤凰机场促进国际航线引入从输出型向输入型根本性调整,抽调专职人员全程协助市航线运营公司航线运营数据采集、运营监控和合作谈判等工作。2月1日,越南胡志明往返铜仁航线开通;6月2日,越南河内往返铜仁航线开通;8月21日,铜仁往返泰国曼谷航线开通。截至日前,全年累计完成8260架次运输起降,旅客吞吐量累计922803人次,货邮吞吐量累计完成92.43吨。

黔北机场获批

2019年8月10日,省人民政府《关于请求批准立项建设黔北(德江)机场的请示》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复。

黔北(德江)民用机场是国内支线机场,场址位于德江县堰塘乡南侧露青村,本期建设规模为飞等级指标4C,新建一条长2800米的跑道,航站区按满足2025年旅客吞吐量5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350吨的目标设计,新建航站楼7000平方米、站坪机位6个;项目配套建设通信、导航、气象、供电、供油、消防救援等辅助生产设施。

据悉,黔北(德江)机场项目总资约为21.13亿元,建成后由地方经营管理,民航局实行行业管理。

大龙无水港

2016年12月13日,大龙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成都铁路局和湛江港集团三方签订了《贵州东部无水港建设运营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明确大龙无水港项目由管委会平台公司作为业主投资建设,共同运营。该项目占地总面积17.5万平方米(262.6亩),其中货场用地面积5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4万余平方米,总投资3.7亿元。

2017年3月26日,无水港项目的建设推进工作全面启动,5月成立了贵州东部陆港运营公司,7月正式开展运营。通过与湛江港合作,开通了多条国际运输线路,改变原来散货装整车到站又换成汽车到场的模式,货物通过海陆空多种方式到达湛江港,采取集装箱整体从港口出来,然后通过海铁联运到大龙,集装箱直接进场卸货。

在目前仅有一条铁路专用线使用的情况下,无水港成功将非洲铬铁矿、泰国锰矿和广东温氏集团北方玉米通过"海铁联运"实现"厂对厂"到达大龙,实现黔东海铁联运零的突破。截至目前,无水港2019年累计完成营业收入12076.85万元。

大龙保税仓为海铁联运保驾护航

大龙保税仓是我市首个公用型保税仓项目,由中国物流大龙有限公司承建,选址位于大龙火车货运站旁,占地面积近100亩。

该项目于2014年4月启动申报,2014年7月获贵阳海关批复,2015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2017年6月30日启动试运营。2017年12月27日,保税仓正式开放运营,第一单从澳大利亚进口货物到达大龙保税仓。作为"海铁联运"模式的重要支撑平台,大龙保税仓与无水港相互协作,相互促进,推动大龙乃至周边地区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

铜仁荣获"2019年中国营商环境十大标杆城市"

2019年12月15日,"2019中国经济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大会公布了"2019年中国经济营商环境十大标杆城市"入选名单,铜仁名列其中,是贵州省唯一入选城市。这是铜仁市继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蝉联贵州省营商环境第三方综合评估第一名后的又一优异成绩。

营商环境是一个城市的重要软实力,也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铜仁市始终将营商环境建设作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全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成功在营商环境"贵州高地"上树立起了"铜仁高峰"。

目前,铜仁已经形成了全市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对招商引资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团队、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实行"随叫随到、不叫不到、服务周到"的机制,对手续办理实行并联审批、全程代理,对重点招商引资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全程跟踪、保姆式服务。

全市各区县对照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指标体系深入企业开展营商环境问题调研,查找企业痛点、难点,站在企业的角度思考问题,为企业出谋划策,并将问题反馈至相关职能部门协调解决。还聘请17名全市营商环境义务监督员,对全市行政审批、行政监管、政务服务等情况进行监督,收集并反馈社会各界对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的意见建议及损害营商环境的问题线索,协助做好营商环境提升工作。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抢抓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新机遇,奋力打造内陆开放要地,加快开放口岸建设,夯实对外开放平台,强化外贸保障服务,改善外贸发展环境,大力发展外向型产业,开放发展的优势进一步显现、活力进一步增强。铜仁智慧航空口岸、黔东无水港、保税仓等建设,将助力我市新能源新材料、生态农特产品等"铜货"出山出海,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短评:

对外开放是当今世界的一大趋势,目前我国对外开放的热潮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由沿海向内地推进,铜仁作为西南地区东进西连、北上南下的交通要道,具有发展外向型经济良好的区位优势。

面对机遇和挑战,慢进则退,近年来,我市抢抓贵州省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等重大机遇,审时度势、加快发展。2019年,铜仁海关正式挂牌、铜仁凤凰机场智慧航空口岸建设创新、黔北(德江)机场获批……铜仁正全面开创对外开放新格局,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要着力强化优势,重在创新提升功能、推动技术创新、发展产业集聚,保持良好的营商环境,以更大的步伐、更快的速度走出一条内陆特色的开放之路。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