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经开区把“中国经验”带到“非洲屋脊”
7月6日,当地时间17时,中国开发区经验输出首个境外本土化设立的专业培训中心,在“非洲屋脊”德雷达瓦特殊经济区里的江苏昆山(埃塞)产业园正式投用,27名埃塞俄比亚工业园发展公司(IPDC)的专聘人员,经过为期8天的学习交流顺利结业。
为什么选择昆山?据了解,以“不等、不靠、不要”自费开发、“敢想、敢当、敢为”艰苦创业而闻名的昆山开发区发展之路,经由埃塞俄比亚总理府、工业部等政、商、学界分别考察,被认定为“符合本国国情与发展需要”的经验。
据了解,早在2015年11月,中国开发区协会特邀昆山开发区创建者宣炳龙前往埃塞俄比亚交流经验,得到当地的高度认可。次年,江苏省与埃塞国家投资委签订合作备忘录,双方支持昆山开发区向埃塞输出管理经验。6名有20余年开发区管理经验资深干部,组成昆山向境外输出园区管理经验专家组,组长盛雪东和专家吴巧根既是开发区规划建设和海关特殊监管区的资深干部,还分别具有10年、5年援非工作经历。
三次“请进来”学习和跟班实训,四次“走出去”就地指导实际问题解决和直接参与示范管理,成为昆山经验输出“接地气”的行动,200余埃塞工业园管理干部取得听得懂、用得上的“真经”,首批来昆培训学员已分别担任阿瓦萨等埃塞国家工业园高层管理者。商务部“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研究所副所长武芳称:“中国开发区发展经验走出去,开展系统化、本土化、应用化培训交流,对‘一带一路’上发展中国家共享中国经验,影响深远。”
“埃塞人民与中国人民‘同勤劳、共愿望’,但是发展工业和开发建设工业园区,尤其需要‘操盘手’式的运营经验和攻坚克难的智慧。”宣炳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把中国开发区发展经验传送到埃塞俄比亚、传送到非洲大陆发展中国家,是一条为非洲欠发达国家开发建设、开放发展,提供经验借鉴、管理运营、项目与技术的‘新丝路’,是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倡议下的一次‘昆山担当’。”
“过去三十多年来,我们通过对国外资本、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三引进’,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发展。现在,我们有能力、有条件通过‘三输送’帮助非洲发展中国家的园区开发和工业建设。昆山和开发区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我们的企业也需要走出去拓展非洲广阔新市场。”宣炳龙的执着和坦诚,让所有与他有过交往的埃塞友人印象深刻。参加过培训的学员代表菲图姆说:“一种慈父般的胸怀与细致,让我们学到了先进的开发理念、精细的管理经验和企业服务规程,更领会到不惧困难的勇敢。”回国后,菲图姆担任了阿瓦萨工业园总经理。2018年9月,中国(江苏)·埃塞俄比亚深化产能合作共建“一带一路”投资发展对接会在昆山举办,菲图姆随国家代表团重返昆山,当时的他,用一个长长的拥抱表达了对宣炳龙最诚挚的谢意。
2019年7月2日,埃塞工业园发展管理培训中心开班并迎来首批30名学员。江苏省发改委副主任、负责“一带一路”合作事务的赵建军说,“这是‘轻资产管理输出与重资产投资运营’两种境外园区建设模式的有效融合、联动实施,得到了埃塞方高度评价,正在成为江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精彩缩影。”
对于未来的合作,宣炳龙表示,在昆山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昆山开发区的精心组织下,将着力把昆山(埃塞)产业园培训中心建成兼具理论学习交流与运营实践体验功能的实验区,建成埃塞和非洲发展中国工业园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招商服务的示范基地和实训基地,从而为中非经贸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