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企业如何“走出去”?“5 18”经洽会上提出八大支持体系

发布日期:2019-05-20 09:59:36来源:网信河北作者:
5月18日下午,在河北国际产能合作境外重点园区对接会上,省发改委发布了新版《国际产能合作白皮书》,提出到2020年,全省备案(核准)的境外投资中方投资额力争达到50亿美元,钢铁境外产能力争达到年产1200万吨。

5月18日下午,在“5 18”经洽会河北国际产能合作境外重点园区对接会上,省发改委发布了新版《国际产能合作白皮书》。与2017年发布的《国际产能合作白皮书》相比,新版白皮书增加了“推进境外产业园区建设”的内容,并将其列入河北国际产能合作八大支持体系。


5月18日下午,在河北国际产能合作境外重点园区对接会上,省发改委发布了新版《国际产能合作白皮书》,提出到2020年,全省备案(核准)的境外投资中方投资额力争达到50亿美元,钢铁境外产能力争达到年产1200万吨。培育一批有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的跨国企业集团,建设一批以产能合作为重点的境外合作园区,实施一批以优势产业为龙头的重点产能合作项目,带动一批与国际产能合作相关联的重点装备出口。

与2017年发布的《国际产能合作白皮书》相比,新版白皮书增加了“推进境外产业园区建设”的内容,并将其列入河北国际产能合作八大支持体系。


八大支持体系包括

建立组织保障

省政府成立了河北省境外投资工作领导小组,鼓励企业合理、有序“走出去”,为企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搭建信息、融资和信保平台,协调重点项目和重大问题,引导企业严格执行当地生态环境标准,履行社会责任,维护国家形象。

出台指导文件

我省在全国率先研究制定了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实施意见,同时出台了《关于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的实施方案》《河北省钢铁企业国际产能合作实施方案》等,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明确了重点任务、合作区域和支持措施。

部省协同机制

在全国范围内,国家发改委率先与我省签署了《关于建立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部省协同机制的合作框架协议》。在此框架下,国家发改委将我省作为国际产能合作示范省,对河北开展重大项目列入国家规划中予以推动;支持河北企业参加国家双边和多边框架下的产能合作,支持将河北作为试点,在股权投资基金的设立和运营方面进行探索。

央企合作机制

针对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存在的势单力薄、抗风险能力差、缺乏信心等问题,我省将加强与央企海外业务合作作为推动河北企业“走出去”的重要途径,努力搭建我省企业与相关央企的合作机制。

“政银企信”协调机制

省发改委、省商务厅、国开行河北分行、中信保河北分公司、中国进出口银行河北省分行建立支持河北企业“走出去”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五方协调机制,定期组织举办对接会或推介会,使政银企信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企业提供政策、融资、信用保险等服务。

搭建各类平台

建立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各方资源,及时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国别指南、政策法规、市场信息、产能推介、合作商机、融资产品等多方面公共信息服务。建立项目对接平台,利用省领导率团出访和接待国外团组来访契机,组织国外商参机构、中外企业、金融机构参加的企业“走出去”项目对接会。建立信用统保平台,将“走出去”重点项目列入统保范围,省财政给予保费补贴,利用政策性保险为企业开展优势产能合作、对外承包工程等提供风险管理、融资增信、损失补偿、信息咨询等服务,提升风险管理和防范水平。建立外事服务平台,在安全风险提示、投资预警、突发事件处置、海外领事保护和APEC商务旅行卡申办等方面提供服务。

提升服务保障

制定并落实《关于金融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意见》,着力优化金融内外部支持环境;进一步优化境外投资管理,将备案时限由7个工作日缩短至3个工作日,提高行政办事效率;聚焦政策解读、国别环境推介、融资政策及风险防控、境外安全与领事保护等举办培训;组织企业参加达沃斯论坛、博鳌亚洲论坛等国内外高端平台,开拓国际视野,对接国际需求,寻求合作商机。

推进境外产业园区建设

目前河北着力打造企业“走出去”升级版,重点建设产业配套、上下游衔接、具有明显带动作用和聚集效应的境外特色园区,布局建设了中塞友好(河北)工业园区、华夏幸福印尼卡拉旺产业新城、天唐集团中乌姆巴莱工业园等一批境外产业园区,引导企业进区入园抱团发展。

(来源: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