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的模特穿合适的服装 咸阳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企业走出去
工人在往棉服布料里铺设棉花
西部网讯(记者 赵雪)5月12日下午,丝博会网络行采访团来到咸阳市新兴纺织工业园(科技产业园),该园区成立于2011年4月,规划面积10.83平方公里,是咸阳打造全省“三个经济”先行区产业聚集的主平台和“北上西扩”城市发展战略的前沿阵地,已形成了“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纺织服装”三大产业体系,重点打造新能源汽车和纺织服装两大特色产业链条。
园区区位交通优越、配套设施完善,加上拥有先天的纺织服装产业基础,该园区实力雄厚。目前已形成年产纱线5万吨、坯布2.3亿米、服装100万件(套)的生产能力,纯棉、粘胶、化纤等面料享誉国内外。同时,该园区以国家级西咸纺织服装创新园为平台,充分发挥“两院一馆一协会”优势,依托纺织服装跨境电商园,打造纺织服装全产业链条。聚集了咸阳纺织集团、青岛酷特、陕西杜克普服装、陕西华润印染、国家纺织面料馆、杭州好牛电商等上下游配套企业。
体验智能化“量体裁衣”
当采访团来到陕西咸阳杜克普服装有限公司时,不少人被该公司先进的智能服装生产研发设备所吸引,在一台名叫“智量”的智能化设备面前,大家争先恐后体验智能“量体裁衣”效果。
与传统的“量体裁衣”方式不同,该设备只需要输入被测试者身高和体重,再分别拍摄一张正面照和侧身照,设备立刻就能采集到被测量者的头围、腰围、肩宽等各项身体数据,数据中心根据建立的三维模型匹配相应样本后,工人再按具体要求裁剪服饰。
“以前靠人工操作,一件衣服从接单到打板完成最少需要2个半小时,而现在采用智能化设备后,4分钟就可以完成了。”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智能化设备和数据库的应用大大提升了服装产业的产销率。
采访团参观服装厂
“我们的口号是‘做自己的模特,穿合适的服装’”,他说,传统的服装产业多数是套号生产,人们很难找到刚好适合自己体型的衣服,产销率很低,导致库存量过大,转型升级后,普通人也能实现个性化定制,而且价格也不算太高。
据了解,创建于1986年的陕西咸阳杜克普服装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服装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外贸加工为一体的现代化国有控股企业。现有标准厂房48000平方米,年产服装100万件(套),产值1.6亿元。产品涵盖高档西服、衬衣、时装、羽绒服、棉衣、户外服饰、运动衫、风衣、警服、军用服装等,其中“杜克普西服”为陕西省名牌产品,公司连续三年被评为“陕西服装行业十强企业”,是陕西省服装自主品牌龙头企业。
公司拥有西北唯一的服装大数据中心,国际最先进的法国力克MTM设计系统、裁剪系统,可实现高效的个性化设计。公司利用互联网云数据实现由传统的大规模制造转型为大规模柔性化个性定制,满足市场对服装的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同时,该公司依靠强劲的技术实力,通过与H&M、金企鹅、BOSS、ZARA、皮尔卡丹等国际一线品牌合作,使得杜克普品牌的品质和企业影响力逐步提升,为咸阳纺织产业乃至陕西服装品牌走出去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