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开发 负责任投资
习近平主席指出:“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作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积极践行者,北方矿业通过构建ESG管理体系,在刚果(金)探索出一套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经济增长与民生福祉相互成就的中国方案。
携手乡邻共筑繁荣家园
“通电、修路、打井,孩子有学上,老人能看病,这是我们真正的好邻居。”社区代表伯纳德说。近年来,北方矿业所属拉米卡公司始终坚持与社区分享经营成果,设立社区发展专项基金,覆盖民生重点领域。公司援建和长期结对支持卡卢班巴小学,完成新校舍建设,直接惠及500余名乡村儿童;参建MOYOLAM医院,设手术室、产房、药房、处理室、检验室等基本功能区域,派驻医务人员并协调药品物资,辐射多个周边村落,带动50余个就业岗位。
公司致力于打造可持续的社区内生发展循环。北方矿业所属科米卡公司为坎博夫米库巴社区和凯韦韦社区全资修建的两座180平方米的现代化社区办公室,承担协调公共事务、组织居民议事等日常职能,成为居民参与民生项目决策的“大本营”。此外,科米卡公司还启动了PAC农业培训项目,建立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向周边社区村民免费提供农业技术培训和物资支持。目前,PAC已完成五期培训,累计培训近百名学员,带动周边35个农业合作社走上种植致富之路。
环保先行共护碧水青山
每年雨季,非洲白鹭、苍鹭都会造访科米卡、拉米卡公司营地,在此繁衍生息。这些水鸟对栖息地生态环境极为挑剔,因此也被冠以“生态检测鸟”的美誉。
为了打造“白鹭严选”的矿区生态环境,北方矿业严格按照国际环境标准,围绕“减排、治污、复绿、循环”四大板块,持续构建覆盖全矿区、全过程、全要素的环保治理体系,形成了风险可控、数据可查、责任可溯的闭环管理模式。
科米卡公司通过工艺革新,实现生产回水100%循环利用,每年节约新水660万立方米,相当于2600个标准泳池的容量。酸雾吸收装置与多级脱硫塔使矿区的废气排放指标优于国际标准,防渗技术确保了周边水土零污染。同时,一个总装机容量65兆瓦的光伏电站+135兆瓦时的储能电站项目正在紧张推进中,建成后,该电站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超2万吨,碳减排效果相当于在赤道雨林种植110万棵树木。
拉米卡公司坚持“边开采、边复垦”的土地利用原则,结合现场地质条件,2024年在KE排土场实施生态修复试点,种植当地适生乔灌木2000株,为后续复绿工程提供可复制样本。此外,拉米卡公司还持续推进排土场边坡稳定性治理、雨水径流引导、原生植被恢复等综合工程,在作业边界筑起绿色屏障。
培育未来赋能属地力量
“以前师父总告诉我,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现在我明白了,是合理的晋升路径给了每个奋斗者底气。”拉米卡公司刚方员工风采讲述大赛冠军穆托姆博的一句感想道出了许多属地员工的认知变化。实施北方矿业《员工属地化管理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科米卡公司、拉米卡公司积极推进管理岗位竞聘,建立激励机制,激发人才潜力,让属地员工逐步成为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力量。
在能力建设方面,北方矿业与刚果(金)国家职业培训中心合作,常态化开展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围绕电力、电焊、机械、选矿、安全等重点工种,建立内容覆盖生产全流程的实操型课程体系,同时深化“中文工坊”特色品牌建设,将语言培训与职业技能同步融合,培养出一支高潜力、高素质的属地管理人才。
2024年10月,北方矿业在刚果(金)举办首届“技能成才、技展风采”属地员工技能大赛,围绕化学检验和叉车驾驶两项技能进行竞赛,为技能人才提供了一个展示精湛技能、相互切磋技艺的平台,营造尊重技能、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掀起了“比、学、赶、帮、超”的热潮。
展望未来,北方矿业将持续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指引,深化社区共建、环境保护及属地化管理,系统提升ESG治理效能,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舞台上谱写中非合作新篇章,以负责任矿业实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北方矿业力量。
(水产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