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落户西班牙 中国汽车品牌欧洲建厂加速ing
中欧电动汽车领域合作又传来好消息。4月19日,奇瑞汽车公司与西班牙埃布罗公司在巴塞罗那自由贸易区举行电动汽车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双方将在当地设立合资企业,共同开发电动汽车新产品。
中国品牌加速来欧建厂
新华社消息,根据协议,埃布罗公司将控股双方组建的埃布罗工厂,奇瑞将侧重与其开展电动汽车技术领域的各项合作,助力开发新产品。该合资企业计划今年第四季度开始生产电动汽车,2029年将年产能扩大至15万辆,并为当地创造1200多个就业岗位。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在签字仪式上致辞说,协议的签署反映了西班牙汽车行业正在适应全球性挑战,表明西班牙致力于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并努力成为欧洲电动汽车生产中心。
在奇瑞之前,曾有传闻说东风汽车拟在意大利投建产能。路透社援引东风汽车一位欧洲业务负责人的话说,“该公司正考虑在意大利建一家年产10万辆以上汽车的工厂,与政府的商谈正在进行中。”但东风汽车随后澄清,称该报道为“虚假消息”。
不过,意大利确实有向中国车企伸出“橄榄枝”。据中国商务部官微消息,4月11日,在与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的会谈中,意大利副总理兼外长塔亚尼表示欢迎电动汽车等新能源领域中国企业赴意投资。据称,意大利政府还在与长城、比亚迪进行接洽。
另据人民网报道,去年12月,比亚迪宣布将在匈牙利赛格德市建设一个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基地。该基地将分阶段建设,预计为当地创造数千个就业岗位。去年7月,上汽集团也宣布将在欧洲建厂,称已将在欧洲建厂的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并在积极进行选址。
中国汽车出海遇阻力
如今,出海已是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重点,当中国汽车制造商加速在海外建厂的同时,各种阻力也迎刃而来。由于欧洲市场门槛较高,中国汽车品牌一直难以进入欧洲地区。
去年10月,欧盟发起了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新京报网报道,4月11日,中国机电商会副会长石永红率代表团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参加欧委会举办的欧盟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听证会。石永红强调,中国电动汽车企业依靠市场驱动的比较优势在全球市场取得成功,而非欧盟所指称的依靠政府补贴。
上汽、吉利、比亚迪也从企业与欧盟产业合作角度阐述观点,希望欧委会停止调查,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共同推动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
国际律师事务所VVGB律师埃德温·费米尔斯特则表示,欧委会主动发起反补贴调查,调查时间非常短暂,在调查对象的选择上缺乏公正,调查过程缺乏透明度,这些做法十分罕见。彭博社评论称,欧洲不应浪费时间调查中国的补贴,而应专注于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技术能力。
合作双赢是大势所趋
调查之外,中国和欧洲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合作正展现出越来越紧密的关系。宁德时代在德国投资的动力电池厂2023年初正式投入运营,远景动力宣布在法国建设动力电池超级工厂。2月29日,小鹏汽车和德国大众汽车签订合作协议加速电动汽车开发。
事实上,中欧汽车产业合作已有数十年的深厚积淀。20世纪80年代,大众汽车集团与上汽集团合资成立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轿车企业。仅仅两年,其标志性产品桑塔纳在中国的累计销量就达到1万辆,到1998年完成100万辆汽车的生产。
现在,欧洲车企在中国仍有大量投资,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年初宣布,将在苏州设立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及自动驾驶研发制造基地,宝马第六代动力电池项目也已经在沈阳动工。
在中国电动汽车进入欧洲市场的同时,欧洲电动汽车在华销量也不断增加。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数据显示,中国是欧盟第三大汽车出口市场,仅次于英国和美国。欧盟中国商会发布的报告显示,在纯电动乘用车领域,2022年欧盟对中国出口额比上年增长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