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政府批准中资入股汉堡港
26日,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发布声明称,内阁会议已批准一项妥协方案,允许中国国有企业中远海运收购德国汉堡港“福地”(Tollerort)集装箱码头的的股权。不过,收购的股权比例仅为24.9%,而非此前计划的35%。
原定35%的股权降为24.9%
综合德新社、德国每日新闻、《法汇报》、路透社报道,26日,中远集团和股权出售方汉堡港口与物流股份公司(HHLA)也均在公司网站首页醒目位置公布了这一消息。汉堡港口与物流股份公司董事长翟智拉(Angela Titzrath)对这一决定表示欢迎,并称将及时与中远海运进行进一步沟通。
“开放自由的全球贸易是汉堡这类城市的基础。中国占全球经济产出的20%,远远超过了美国。HHLA这样的公司必须与中国的贸易伙伴保持良好关系,也希望这么做。”该公司新闻稿中写道。
彭博社指出,在德国,24.9%的比例被认为低于“有否决权的少数股权”(股东必须持有25%以上股份才有否决权)的水平。目的是为了防止中远获得汉堡港运营决策权,另外10%股权将在“冷冻期”后获得,但中方企业须在此期间证明自己是可靠的伙伴。
目前,HHLA正试图与中远集团就精简条目达成协议。其中包括禁止中远在战略业务或人事决策中被授予合同否决权,也不允许其任命任何管理委员会成员。目前尚不清楚中远是否会同意。
中远集团在公告中强调,各方尚未收到该部门有关部分批准的正式決定,并將在该部门出具其决定后考虑相关条件,公司将适时或于需要时根据上市规则作出进一步公告。公告还称,交易事项须待先决条件达成或获豁免后方可作实,概无保证交易事项将会进行或于何时进行。
朔尔茨有意推动收购案完成
这项曾被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大力推动的中德合作项目出现变化的原因在于现任红绿灯政府内部的分歧。
汉堡港是中国与欧洲之间海陆货物运输的重要物流枢纽,“福地”码头是汉堡港四个集装箱码头之一。中远去年9月与汉堡港方面达成收购35%股权的初步协议。作为回报,中远计划将汉堡港“福地”码头打造成欧洲首选的转运枢纽。
当时这笔交易并没有引起德国政府的关注,但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以绿党为首的德国经济部等6个参与投资审查的联邦部门均声称,中国可能会利用其经济影响力来贯彻自身地缘战略利益,造成德国对中国的依赖。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等政府官员想完全禁止中国企业入股。即使目前已经达成这种方案,哈贝克等人的反对声依然不断。
不过,德国总理府则选择站在德国企业界一边,有意推动收购案完成。10月31日是收购案达成的最后期限。德国相关法律规定,如果政府没有在截止日期结束前通过禁止交易或延长期限的决议,该交易在法律上被视为自动完成。面对六大部门的“逼宫”,德国总理朔尔茨一直顶着压力不召开专门会议,坚持要让收购案自动通过。
在折中决定做出后,朔尔茨的发言人再次辩护说,汉堡港并未受到威胁,相对较小的股份不会产生任何战略依赖,土地本身100%归汉堡市汉萨同盟所有。该决定也与总理访华无关。
中国外交部:望理性看待中德务实合作
汉堡港口与物流股份公司也拒绝了德国绿党等方面的批评。“HHLA和中远的合作不会产生任何片面的依赖,”翟智拉解释说。HHLA仍将是一家独立的上市公司。同时,翟智拉还解释了与中远合作对她公司的经济重要性。称这笔交易加强了汉堡港口与物流股份公司未来的生存能力,保证了汉堡港的就业情况。她强调,公司希望与中远集团继续顺利发展已经存在了40年的业务关系。
汉堡市市长辰切尔(Peter Tschentscher)也对政府的决定表示欢迎。他说:“汉堡港能够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并高效运作,对德国的安全和独立至关重要。”“航运公司参与码头运营是业内的惯例,在全球范围内为高效的物流组织而实践,在汉堡港也必须做到这一点。”
在汉堡,有人担心如果交易失败,中远可能会将业务转移到更大的竞争港口,例如鹿特丹或安特卫普。迄今为止,世界最大出口国中国是德国最大海港汉堡港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德媒有报道指出,中远集团去年还在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创造了该港口历史上最高的营业额。德国专注于中国议题的网络媒体“中国平台”(China Table)也提到,对于中远集团而言,入股汉堡港将是其第98项国际投资。自2016年以来,中远集团就持有鹿特丹Euromax码头35%的股份,而鹿特丹的集装箱吞吐量比德国所有港口的总和还要多。
针对中远集团将入股德国汉堡港集装箱码头一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指出,合作是互惠互利的,希望有关方面理性看待中德务实合作,停止无端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