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中火线完购,北京谊安收购德国百年历史呼吸机制造商

发布日期:2020-05-12 10:39:58来源:晨哨网作者:
国内呼吸机产业要在海外市场长足发展,还必须有一套本土化的运营策略。呼吸机的研发与生产只是完成了第一步,作为中国企业,如何克服文化、语言、法规的障碍,在欧美发达国家做好高风险三类医疗器械的安装、培训、临床支持、售后服务等这些长期工作,才是见真章之处。

此前,全球呼吸机市场一直被来自欧美的呼吸机制造巨头“统治”,如今海外呼吸机需求急剧膨胀,海外准入门槛有所降低,加上国内出口政策支持,国产呼吸机迎来“翻身战”。2017年,复星医药收购瑞典呼吸机品牌Breas,尝到了甜头。如今,谊安收购德国百年制造商Heyer,赶上呼吸机刚需井喷。

迄今,新冠肺炎疫情已蔓延至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截止4月24日,全球确诊超过272万。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说法,有13%的重症患者和6%的危重患者,需要给予及时的呼吸机治疗。

然而全球呼吸机的产能提速,已经追不上病毒的传播速度了。由于产能不足,呼吸机缺口日益严重。

缺口让中国厂商看到了机会。近日,北京谊安医疗集团(Aeonmed)收购了德国医疗设备制造商禾珥医疗(Heyer Medical AG)。该交易是禾珥医疗重组的一部分,该重组于3月底成功完成。据德国媒体报道,禾珥医疗于2018年10月申请了破产。

禾珥医疗专注于麻醉机和医用呼吸机的制造,在医疗器械的研发和制造拥有130多年的经验。禾珥医疗在中国,马来西亚,印度,沙特阿拉伯和美国都设有办事处,产品销往全球80个国家。通过此次收购,谊安医疗除了扩产增效,还一次性打通了这些国家的销售通道。

呼吸机量价井喷,谊安医疗收购正当时

禾珥医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83年。禾珥医疗位于巴特埃姆斯 (Bad Ems)并非偶然。在这个举世闻名的温泉疗养胜地,数百年前人们就知道富含矿物质的水蒸气对各种呼吸道疾病有治疗作用。当时的沙皇,皇帝,大臣和作家都曾慕名而来,在温泉中治疗康复。

1883年,机械师卡尔•海耶尔(Carl Heyer)发明了一种装置,该装置不再需要借助温泉来吸入愈合蒸汽。随着工业化生产,这款最原始的呼吸机被运送到世界各地的医院和诊所,它还推动了雾化药物的普及。1970年,公司从最初的吸入式设备向麻醉领域进军。禾珥医疗的麻醉设备可以向麻醉患者精确定量输送麻醉气体。如今,这些产品都已在全球销售。

2000年后,禾珥医疗由美国投资者持股,并以HEYER Medical AG的名义运营。但好景不长,2018年10月24日,禾珥医疗的管理层申请破产。作为破产计划的一部分,来自北京谊安的香港子公司参与收购先前股东的股份,完成之后将继续以相同的名称经营该公司。

谊安是中国医用呼吸机的龙头企业之一,另外一家是迈瑞医疗,在国内呼吸机行业素有“北谊安和南迈瑞”的说法。

谊安医疗急救呼吸机曾中标2008年北京奥运赛场急救项目。并多次作为主力供应商承担非典、汶川地震等国家重大灾难应急救治任务。其产品还装备在866医疗船与辽宁号航空母舰中。

同时,谊安医疗也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在美国、德国、墨西哥、印尼和印度等地建有分支机构。目前已有56款产品获得欧盟CE认证,产品行销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由谊安医疗研发生产的麻醉机和危重症呼吸机在2008年和2013年分别通过美国FDA 510K许可,登陆美国市场。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在全球抗疫的战争中,谊安已经向俄罗斯、蒙古、意大利等国家包机发送了一批货物,但目前排单数量依然非常多,有约40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万订单在排产。

“目前呼吸机订单已经排到了8月份之后。”一位来自谊安的销售人员在两周前表示。

除了订单井喷,价格亦是交易的主旋律。以谊安的VG70呼吸机为例,因为质量过硬、适合ICU抢救,但产能有限,市场上现货奇缺。由于大量中间人以及炒手的存在,VG70的价格一路飙涨,以前出厂价基本上就是10万出头,现在报价已经没有低于35万的了。

为了赶产,谊安公司已经把生产麻醉机、手术床的生产线都改造为生产呼吸机,工人三班倒,24小时机器不停地生产。将禾珥医疗纳入谊安的医疗版图,对呼吸机的扩产和海外渠道打通都增益不小。

呼吸机出海不易

其实,国产呼吸机想大规模扩产和出海并非易事。

上游元器件供应不足,国际航运不稳定,通关手续变动等一系列问题,仍在掣肘国产呼吸机企业的“出海”之路。

扩产的压力主要来自硬件供应链。呼吸机的核心部件涉及涡轮风机、流量压力传感器、芯片等,大多从瑞士公司micronel、美国的霍尼韦尔、日本SMC等公司进口。国内虽然也有企业生产,但风机的噪音、转速以及传感器精度、灵敏度与海外产品存在一定差异。比如,涡轮风机需要具备高转速和快速的响应速度,才能根据患者呼吸频率迅速加减压力,倘若输出的压力不够,响应速度不够快,就会使患者无法得到有效治疗。

另外,出口呼吸机的售后和安装服务,也是中国呼吸机厂家面临的一个难题。因为中国有抗击非典的经验,无创呼吸机在中国的普及率比海外要高。无创呼吸机对人体没有创伤,戴上呼吸面罩即可。常用于较清醒、有自主呼吸的患者。但国际医生更习惯使用有创呼吸机。有创呼吸机需要切开气管插管,通常适用于危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所以厂家发货时需配有英文使用手册、安装视频、常见问题等辅助素材,让医生快速上手。

国内呼吸机产业要在海外市场长足发展,还必须有一套本土化的运营策略。呼吸机的研发与生产只是完成了第一步,作为中国企业,如何克服文化、语言、法规的障碍,在欧美发达国家做好高风险三类医疗器械的安装、培训、临床支持、售后服务等这些长期工作,才是见真章之处。

国际巨头瓜分中国市场,民族品牌力争打破垄断

疫情下,似乎全世界都在抢购中国的呼吸机。但这其实是舆论的误解。实际上,中国不是呼吸机生产大国,美国和德国才是。现在因为世界市场上的缺口实在太大,所以不管哪个国家,只要你生产呼吸机,都供不应求。

虽然此次疫情对国产呼吸机来说是个出口机遇。但是由于技术壁垒,国产呼吸机要实现进口替代并非一蹴而就。

之前,呼吸机市场原本仅为欧美巨头霸占的“小众市场”。Markets and Markets估计,2019年全球呼吸机市场大约仅为9.3亿美元。

从全球市场看,目前全球一半呼吸机制造商位于欧盟,其他主要产地分布在美国和中国。其中,瑞士的哈美顿在全球呼吸机市场拥有最大的占有率,达到四分之一。无一例外的是,这些在全球市场都“吃得开”的呼吸机大户们都十分重视海外业务的开拓。以瑞典Getinge为例,它能够在超过40个国家开展业务。

国内呼吸机市场也被这些“国际巨头”瓜分。

长期以来,外企在高端医疗设备的生产制造上有着明显优势,中国民族企业仅在少数产品实现打破垄断,且在全球范围内树立了民族品牌。在2019年,国内前十大呼吸机销量排名中,国产品牌仅有迈瑞医疗(14.03%)、深圳科曼(3.30%)、北京谊安(3.19%)三家上榜。

晨哨并购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在这三家民族品牌中,迈瑞医疗呼吸机海外出口一家独大。谊安紧随其后,且海外出口增长强劲。根据2019年上半年统计数据来看,迈瑞已经基本垄断医用呼吸机的海外出口,占比高达77.54%。比较迈瑞、谊安、科曼三家增速,谊安以同比增长80%位列榜首,海外市场需求增速强劲。

晨哨并购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此前,全球呼吸机市场一直被来自欧美的呼吸机制造巨头“统治”。随着疫情蔓延,海外呼吸机需求急剧膨胀,海外准入门槛有所降低,加上国内出口政策支持,国产呼吸机的“翻身战”似乎正在打响。

然而,疫情总有结束的那天,那么疫情结束后,这些企业还能否维持业绩的高增长?

“危”中藏“机”

疫情结束后,任何一款疫情产品的需求量都不会达到现阶段的水平。鱼跃医疗负责人表示,由于疫情原因,导致市场对抗疫相关产品达到一个不正常的需求量。

呼吸机之前一直是一个小众市场。原因在于使用的场景和人群数量非常少。医院的呼吸内科,一般只有几台无创呼吸机,ICU也不会特别多,大一些的医院十几台已经算是多的了,小些的医院不超过5台。而且呼吸机在医院里面也算是耐用品,其使用寿命通常在六年以上,通过维修甚至可以使用超过10年。除了第三世界国家自新建医院有采购,其他欧美发达国家基本上都是按照周期来淘汰更换。

市场规模小也使得这个行业的寡头化趋势严重,就连一些小巨头也慢慢被挤出市场。2017,复星医药收购瑞典呼吸机品牌Breas,后者是一家欧洲知名的呼吸机品牌。该企业被收购之前由于难以和巨头竞争已经处于财务困境之中,经营困难。但这恰恰给中国呼吸机企业带来了开疆拓土的机会。

此次,谊安通过收购百年德国呼吸机制造商,不仅增强了技术,还进一步开拓了国际市场。

疫情之下,国内呼吸机公司业绩集体暴增。但当疫情退去,国产品牌呼吸机是否还能在国际市场分一杯羹,自主研发创新和海外渠道拓展值得深入思考。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