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堡汽车租赁企业马斯克从中国上汽进口上千辆轻型电动货车
德国汉堡晚报11月2日报道,三年前汉堡汽车长期租赁企业老板马斯克(Andereas Maske)就在寻找一款轻型电动货车,刚开始更希望使用本土技术的产品。但在戴姆勒和大众公司碰了钉子。马斯克表示,“(当时)没人能给我做一个报价。被告知第一种车型预计最早2019年才能出现”。
最终马从中国最大汽车生产厂商也是大众的合作伙伴的上汽集团拿到了一款轻型电动货车在德国和奥地利市场为期3年的经销权。
这款名为大通(Maxus)的车型长5.7米,有近10立方米的载重空间。最高时速100公里,可在24秒内达到,电池续航里程200公里。马表示,“这足够满足许多商业用户市内运输需求”。根据馈电系统不同充电时间不一样:直流电2小时,交流电6小时。
马今年已订购200辆,预计11月通过海运到港。明年预订了2000辆。目前这种货车还很贵。每辆售价55,000欧元,比传统内燃发动机货车贵一倍。但修理和耗电优惠。马预计其维护费比传统货车便宜70%,最终算下来比传统技术货车多耗费15%,因为目前一次性购买费用高昂,特别是电池。但对许多企业来说这笔投资是值得的。这有助提升企业环保和现代化的形象,另外每辆车还可获得2000欧元国家补贴。马相信,“最迟2019年和2020年将有更多人这样做,届时德国企业也将推出电动货车,然后价格就会降下来”。因为电动发动机更容易设计。柴油发动机需要1700个元器件,而电动发动机只需17个。
根据ifo的一项研究结果,如果自2030年起不再使用内燃发动机,德国汽车工业将丧失90万个工作岗位。但马认为电动车在德国要发展成为一种成功模式还有很多事要做。“充电桩太少,电价太贵”。德国杜伊斯堡-埃森汽车研究中心教授杜登霍夫(Ferdinand Dudenhöffer)认为,这方面德国可以向中国学习:“中国在实施电动车方面世界领先。在中国行驶着最多的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和轻型电动货车”。杜强调当2019年中国开始实施电动汽车配额后,这种趋势将会加速。“每年将有约250万辆台电动汽车上路”。中国在电动汽车方面也是德国的先驱。杜总结称,“如果没有中国和特斯拉,德国将只会继续生产汽油、柴油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