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发布日期:2017-11-06 14:41:23来源: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作者:

2017年11月6日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深刻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以深邃的全球视野对我国开放发展的历史坐标与前进方向进行了科学定位,准确把握了历史发展脉络和世界发展大势,必将引领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进一步开创全面开放新格局。

  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意味着我国开放将发生深刻变化,实现根本性转变:

  第一,开放模式由有差别的政策性开放转变为国家整体规划的战略性开放。我国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开放,是以开放政策的不同以及开放度的差别来引领不同层次的开放,比如从政策上设立“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等。不同特征的开放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各地区不同的开放层次和格局。这种政策层面的开放模式是发展中国家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共性表现之一,在开放初期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不可避免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勇于实践、善于创新,开放理念和政策日趋成熟,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础上,将“一带一路”建设作为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和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从一国乃至全球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规划全面开放,推动新型全球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开放的理论和实践。全面开放不再是从政策层面为加快经济发展创造条件的权宜之计,而是作为新发展理念下大国崛起整体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包含在国家发展战略和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战略的整体规划内容之中。

  第二,开放内容由单向对外开放转变为对内对外双向开放、互相开放与融合。从一般意义上说,开放主要包括贸易往来、人员往来、资金往来等,是以货物贸易、技术贸易、服务贸易为主体内容的开放。在政策性开放初期,开放往往以“引进来”为主要内容。随着以“一带一路”为重点的新的全面开放战略的推进,以往资金技术单向输入模式逐步转变为双向发展、共利互惠的双贏模式,我国的开放从浅层次的开放转变为深层次、全方位的开放发展。从只强调出口向进出口平衡发展;从只强调“引进来”到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从只强调货物贸易到货物和服务、技术结合发展的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从只强调价格竞争到价格和技术、质量、服务等为核心的综合竞争,开放内容更丰富。作为国家的整体战略和顶层设计,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的开放已经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开放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这“五通”为主要内容构成的新一轮开放系统的基本特征,是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构建一种全新的互联互通互融全方位的开放系统,将极大地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第三,开放战略由被动适应性开放转变为主动引领、创新发展式开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任务是适应全球化规则,在体制、制度、政策等方面努力与世界接轨。当然,这一阶段的开放适应了中国发展实际、时代发展要求和现代化发展需要,对我国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历史性作用。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在国际国内引起强烈反响,将中国的开放带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显著标志之一就是我国的开放由适应性开放转变为引领性开放,由没有话语权转变为构建制度性话语权,由简单被动适应开放的客观要求转变为引领地区和世界的开放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以“胸怀天下、立己达人”的理念,进一步深化了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强化了未来国际经济治理中中国具有规则制定的话语权,中国的商品、货币、资本和文化走向世界,中国的发展经验为世界所重视,产生世界性影响。作为中国为全球经济治理提供的公共产品,“一带一路”不仅为推动新型经济全球化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更为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提供了中国担当。

  进入新时代,全面开放新格局还表现在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创新发展。主动引领式开放的实质在于开放战略上的创新,比如经济发展动力由出口导向变成内需主导,进口增长率超过出口;海外投资在增量方面赶上引进外资;接受发达国家先进技术、思想和经验,从单纯模仿吸收变成融合创造,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等等。全面开放可持续性的根本动力来自于开放的创新发展,创新成为开放不断迈向新阶段、新层次的动力源。

  第四,开放重心由主要强调沿海地区开放转变为区域协调开放。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外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受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因素影响,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总体呈现东快西慢、海强陆弱格局。“一带一路”建设在区域发展方面,提出加强东中西互动合作,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和向西开放新高地,构建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桥头堡和重要门户;发挥沿海地区龙头引领作用,构建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发挥内陆腹地战略支撑作用,打造一批内陆型经济开放高地。“一带一路”对我国东、中、西部各地区区域发展进行定位,目标是在国内段构建从东部到西部、从沿海到内地推动产业转移,实现梯度发展的新格局。因此“一带一路”建设不仅给周边外交环境注入了新兴活力,而且为我国国内跨区域合作发展提供了一种开放性框架,将构筑新一轮对外开放的“一体两翼”,大大优化区域开放布局,促进中西部地区和沿边地区的对外开放,使得中国经济发展的地域空间布局从沿海一线转变为全面铺开,从而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新格局。

  “一带一路”建设体现了中国智慧和中国贡献,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深化地区合作,增进各国民众福祉的伟大实践和重要事业。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以开放的最大优势谋求更大发展空间,我国全面开放必将不断开创新局面,不断创造新的辉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新的动力!

文章来源:湖北日报作者:苏娜(湖北省社科院中部发展研究所)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