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永洞察】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 —— 合作方能共赢、共赢方能致远
概述
美国华盛顿当地时间2020年1月15日,中美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经济贸易协议》(以下简称《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或《协议》),在美国发布《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及相关附录后,中国财政部和商务部于2020年1月16日(北京时间)发布了《协议》的全文(中英文版本)。其中,中文版《协议》共88页,包括序言、知识产权、技术转让、食品和农产品贸易、金融服务、宏观经济政策、汇率问题和透明度、扩大贸易、双边评估和争端解决、最终条款共计九章内容,与美国政府发布的英文版《协议》(共96页)内容一致。
该协议最初于2019年10月形成一致基本方向,后经过反复磋商,于2019年12月达成一致意见,最终在全球期待已久的时刻,于2020年1月15日正式签署。根据《协议》,其生效时间根据双方签字后30日内或双方相互书面通知已完成各自国内适用程序之日二者孰早来确定,也就是说,最迟将于2020年2月中生效执行。
《协议》在较大程度上解决了双方关切的经贸领域问题,旨在互利共赢,所达成的协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 关税退坡问题:美方承诺暂停部分对华产品加征关税,部分产品的对华加征关税税率从15%降至7.5%;
· 扩大贸易规模:扩大双方在农产品、制成品、能源、服务业等领域的贸易规模,中国未来两年自美进口增加不少于2,000亿美元的商品和服务;
· 放宽市场准入: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包括扩大金融领域双向开放,如取消某些领域的外资股比限制等要求;
· 优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双方承诺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鼓励基于自愿和市场条件的技术合作等;
· 解决经贸分歧:双方将建立双边评估和争端解决安排,及时有效解决经贸分歧。
2017年8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 Trade Representative, USTR)在基于《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进行调查后采取全面行动,提议对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输美商品(相关清单1列明商品)加征25%的关税。之后,美国又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了三轮关税:分别对16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的中国输美商品(分别为相关清单2和清单3列明商品)加征25%的关税,以及对3,000亿美元的中国输美产品加征15%的关税(相关清单4A和拟议清单4B列明商品)。面对美国四次加征关税的行为,中国也采取相应措施,对价值1,850亿美元原产于美国的商品加征5%到25%的关税。
图一:中国从美国进口数据(2011-2021)
如今《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达成体现了中美双方对经贸领域的预期,是双方对现实情况的考量和妥协后的结果,这些让步涉及中国在制造业、农业、能源和金融服务领域的承诺,以及取消对美国4B清单中商品的加征关税,而一些悬而未决的棘手问题将有待于在以后阶段的谈判中予以解决。
此外,《协议》还约定了“双方将就进一步谈判的时间达成一致”。目前中美之间达成的是第一阶段协议,关税退坡也是阶段性的,具有进一步的磋商空间。中国在协议中也给出较多的让步,涉及制造业、农业、能源、金融服务等领域。可以预计,中方最关切的关税减让,以及美方最关切的产业补贴的实施,将在以后的谈判阶段中继续协商。无论如何,能走出这一步已属不易,也为一直僵持的局面打开了一条路,可以继续前行。
达成一致的主要领域及协议要点
根据《协议》,中美双方就知识产权、技术转让、食品和农产品贸易、金融服务、汇率和透明度、扩大贸易、双边评估和争端解决等方面达成一致,内容要点见下表:
待解决的问题
尽管中美第一阶段经贸磋商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美国政府表示目前仍存在一些悬而未决的领域,有望在下一轮的磋商(如第二阶段磋商)中得到解决。根据《协议》,中美双方同意成立“贸易框架小组”,以有效解决关键领域问题。前述领域包括:
√ 信息及通讯技术政策
√ 补贴方案
√ 国有企业的运营规则遵守
√ 网络侵权
√ 反垄断法执法
√ 包含数据本地化、云计算及快递在内的服务
这些领域涉及到与中国发展模式息息相关的多项结构性问题,这些问题的复杂性使得这些问题通过第一阶段磋商难以得到有效解决。预计贸易框架小组将在来年召开会议,但尚不清楚这些问题在美国大选之前是否能取得进展。
加征关税问题
《协议》为美国在华企业解决了很多非关税壁垒问题,以及长期以来存在的与在华营商相关的问题,但尚未完全解决现行政策下中美政府对对方原产地商品的加征关税问题。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当前对清单1、2、3中的商品以及即将降低适用关税税率后的清单4A中的商品(以下简称“四项清单商品”)所实施的关税政策将予以持续,以确保协商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他还表示,如果下一步成功达成了第二阶段协议,将取消加征关税。尽管中方在《协议》中也未提及是否将降低加征关税,但考虑到中方要履行其在《协议》中所做出的购买美国商品的承诺,那么其很有可能对进口美国商品的关税政策做出调整。
不确定性尤存
中美贸易谈判达成协议的这一成果为全世界所乐见,这是美国在近两年与中国的贸易摩擦中,第一次对贸易相关方作出关税退让。然而,解决中美经贸问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分歧和摩擦最终需要通过对话、磋商和某种程度的让步来解决。目前第一阶段谈判达成协议,只是意味着对话磋商取得了初步进展,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一部分。
鉴于全球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中美经贸关系稳定,无疑会缓解当前贸易紧张局面,给全球发展注入确定性。第一阶段协议签署,表明中美双方可以通过平等协商解决经贸分歧,提振了全球对中美最终解决问题的信心。但是,解决问题的进程越往后推进,博弈很可能越趋激烈。中美经贸摩擦很可能是复杂的,也是长期的,因此存在未来反复的可能。
有何影响
此次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持续近两年的中美贸易摩擦带给全球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该项协议是中美关系的“新篇章”。
图二:中国外商直接投资( FDI Inbound)发展图(2008-2018)
该协议使两国都获得了一定益处。中国对《协议》的签署作出了积极回应,1月15日,中国官方媒体《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探讨《协议》在各方面对中国的长期经济发展需求的影响。在华盛顿举行的中方记者会上,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指出,该《协议》的签署将为中国未来的科技发展和中美未来科技合作带来积极作用;并表示,中国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靠技术进步,保护知识产权有利于保障技术进步。
对美国来说,谈判使中国承诺了购买美国农产品和商品,对中国而言,也并没有在与其产业政策相关的结构性改革问题上让步。
协议中中国同意在两年内从美国增加进口约2,000亿美元的商品和服务,这可能使得美国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提高。这意味着,如果这种贸易纠纷再次加剧,可能对美国经济产生更严重的影响。
该协议包括了一个由三部分内容构成的执行纠纷解决方案。如果分歧得不到解决,美国可能会重新征收关税,而中国同样也可以采取相应行动。
图三:2020至2021年内,中国自美进口预计增量
而第二阶段的谈判也将更加备受瞩目,因为将在第二阶段谈判中解决的可能是更为棘手的问题,如网络保护、补贴和国有企业等。
对投资者而言,虽然协议暂时消除了与贸易有关的导致市场全面动荡的风险,但作为确保协议执行的一种手段,仍有大量的商品被加征关税。虽然美国特朗普总统在签署协议时表示“只要我们完成第二阶段,关税就会全部撤销”,但从中美调整关税的曲折历程来看,不能仅看到短期的好消息而忽略了其仍然存在的不确定性,因为这可能将是一个长期且可能出现不少分歧的艰难博弈过程。而双方接下来是否会在技术等领域出现更多摩擦,也是未知之数。
图四:2018年主要经济体FDI净流入
行动建议
建议从事中美贸易的企业仔细阅读《协议》全文以了解并探析其可能带来的影响。此外,我们也鼓励企业详细阅读附录6.1所列产品目录,判断目录对企业业务是否存在影响。企业可通过此举评估其产品是否会受到中国拟增加自美进口承诺的影响,以及潜在的后续商业影响。同时,中国企业与美国企业也应关注两国政府发布的涉及关税变化的政策动向。
尽管美国对清单4B中的商品暂停加征关税,但对四项清单商品仍保留了惩罚性关税,就此而言,企业的仔细规划至关重要。当前,建议企业尽快采取以下行动:
· 审阅其分别与供应商和消费者的合同,以了解哪方将承担增加的关税负担,了解是否有协商的余地并及早进行商议
· 了解点对点供应链以全面分析产品受影响程度、潜在成本、备选采购方案、备选生产方案(包含将生产地转出中国)并寻求减轻影响的可能途径
· 制定可推迟、减除或追回301条款2下多征关税税款的战略,如保税仓库、外贸园区、替代退税制度、《美国协调税则》3第98章(特殊情况下货物的分类规定)或其它在中国海关规定下可行的方案
· 探索可在301条款下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加征关税的战略,重新评估当前转让定价方案;针对美国进口,应考虑到美国海关战略,如首次出口销售等
此外,美国与中国下一阶段的角力可能存在于技术方面,对美国市场和技术高度依赖的企业,应审视自身的市场拓展、技术战略和运营流程。在市场方面,若在商业上可行,可以考虑尽量分散在不同的国家和市场,例如积极开拓在欧洲、亚洲和国内的不同市场。在技术方面,应通过加强自主研发能力或寻求替代技术源的方式来防范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限制。
建议企业应审视自己在全球产业链的地位和定位,针对核心技术进行自主研发,并探讨寻求充分利用全球资源,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的方案。企业可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多种形式与全球企业构建双赢的业务关系,从而不必惧怕由于谈判陷入僵局或摩擦再起带来的影响导致海外业务收缩。
同时,在全球弥漫着规管趋严的氛围下,企业也应不断提升合规的意识和能力,强化应对风险的策略和行动,增加抵御国际贸易变局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结语
协议的签署是中美双方经贸关系改善的重要成果,无论是短期还是中长期,都是有利于中国,有利于美国,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当今世界正面临发展的不确定性,作为全球前两大经济体,双方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无疑会缓解当前贸易紧张局面,给全球发展注入一定程度的确定性,有助稳定全球预期,增强投资者信心,但谈判阶段越往后推进,博弈很可能越趋激烈,尤其是在一些本次协议未涉及而将在接下来谈判中可能遇到的棘手问题方面,而技术和知识产权可能会成为两国之间的重点角力领域。对于中美经济贸易的发展,我们会密切关注,适时为您带来最新信息。
注:
1.http://www.gov.cn/guowuyuan/2020-01/16/content_5469699.htm
2. 即:Section301 of the Trade Act of 1974
3. 即:HarmonizedTariff Schedule of the United State, HTSUS
https://hts.usitc.gov/cur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