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晨大使在投资便利化与非洲发展高层论坛的发言
11月2-3日,张向晨大使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出席“投资便利化与非洲发展高层论坛”,并作如下发言:
首先感谢尼日利亚和西非共同体委员会主办本次高层论坛,感谢世贸组织秘书处利用中国-世贸组织“南南合作基金”为本次论坛提供的支持。中方深信,在非洲大陆举办这次论坛,不仅为对非投资者、非洲国家政府和多边政策制定者搭建了一座宝贵的直接沟通桥梁,也将对非洲国家工业化进程发挥积极作用。
跨国投资是各国分享先进知识、技术和经验的重要载体,也是连接全球价值链的关键要素和实现工业化的必由之路。非洲GDP仅占全球的2%,外资存量仍远低于其他地区,非洲要弥补基础设施鸿沟,实现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目标,离不开大力引进跨国资本。如何通过政策协调促进对非洲投资,是投资者和非洲国家政府双方都关心的问题。
今天,我愿从中国的视角,谈谈对非投资的经验和规划。
本世纪以来,中国对非投资一直保持高速增长,2016年达到24亿美元,投资存量达400亿美元。中国对非投资遍布诸多领域,为当地创造了就业、增加了出口,效果显著。例如中国在埃塞俄比亚投资的东方工业园区,其中一个制鞋企业就雇了3000多名当地居民,为埃塞俄比亚创造的外汇占其出口创汇很大一部分比例。中国还积极参与了非洲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亚吉铁路、蒙内铁路等项目,促进非洲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在通信领域,中国投资在非洲也有很多成功的例子,中国企业搭建的通信网络和销售手机已经遍布非洲,我们来自华为的同事可能会从他们的角度来详细介绍这方面的经验。
国际会计事务所安永在其2016年报告中指出,“2005年以来,中国已经在非洲投资了293个外国直接投资项目,创造就业岗位超过13万个”。近十年来,中国加大对非洲投资,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外包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业务,不仅扩大了当地的就业,也实现了向非洲地区的技术输送。
中国在非洲投资有两方面成功经验:一是将政府支持、企业主导、市场运作相结合。中国过去为中资企业对外投资不断创造便利的政策环境,企业作为投资主体则根据市场原则选择与自身优势相匹配投资项目,促进中资企业对非投资遵循市场规则,在非洲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发展。
二是结合非洲实际,对接非洲发展规划。重点放在基础设施和建设工业园区。在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终点就是非洲的东海岸。我们通过对接非洲国家的发展规划,利用双方优势互补进行合作。在非洲加大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水平,通过建设工业园区为中资企业对非投资搭建平台,以一家企业带动周边配套企业一起走出去的方式,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落户非洲国家。
当前,非洲已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很多国家政局日益稳定,经济发展加快,城镇化势头强劲,基础设施投资和服务业成为发展新动力。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国内制造业成本上升,制造业尤其是劳动力密集型的制造业向海外转移的需求扩大。未来十年,中国对非洲投资大有可为,总的的方向和路径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是通过加强政府间交流,增加相互了解,进一步消除投资障碍,提高投资便利化水平,鼓励更多有实力的中资企业对非投资,积极引导投资向农业、制造业、金融、商贸、环保等多领域扩展。
第二是加大支持力度,引导开展金融合作,利用中国援外机制,鼓励中资企业扩大在非基础设施投资合作,特别是积极参与非洲跨国、跨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动中非基础设施合作进一步从双边走向区域、从单纯建设走向建营一体化。
第三是积极参与非洲合作区的建设和运营。为中国对非投资搭建新平台,进行整体规划,尤其是加强对农业、制造业的规划。在合作区建设中,发挥中国援外机制作用,推动完善合作区的水、电、道路等配套设施建设,安排更多的援外培训项目,促进相互了解,交流成果经验。
促进对非洲投资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非洲国家政府除了创造稳定的政治环境以外,努力改善营商环境也至关重要。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报告》将政府效率、政策透明度和稳定性等投资便利化问题列为投资者最关注的要素。在日内瓦的讨论中,各国企业界代表也得出类似的结论。如何通过实际行动提升对非投资便利化水平,增强国际投资者的信心是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改善营商环境促进投资,不可能仅靠单方面或双边和区域的努力,也需要多边的讨论,需要在全球范围进行比较,分享和借鉴。吸引投资是一场激烈的竞争,投资者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一群人,他们会进行比较和选择。因此,我们需要知己知彼,需要制定对各国投资环境共同适用的规则和营造透明的国际环境。
在我看来,世贸组织是讨论投资便利化、分享最佳实践、进行多边政策协调的最佳场所,对于经济体量较小的发展中国家,你们可以在那里主动发出自己声音,而不是坐等别人制定规则。
投资便利化在WTO的讨论是由一些发展中国家发起的,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和能力实现投资便利化促进发展的目标。只要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的变化做出迅速和适当的反应,就没有人可以把我们引入歧途,没有人可以剥夺我们制定投资政策的权利,没有人可以锁定我们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包括中国在内的世贸组织FIFD小组愿意更耐心地倾听非洲伙伴的声音和诉求,更有针对性的讨论如何解决非洲伙伴的关注,中国愿意提供更多的技术援助,让多边投资便利化讨论进程成为促进非洲工业化的有力工具,让非洲国家在参与全球化进程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
谢谢。